瀏覽:524次此信息已經過期
前兩年,我曾經收集大量的資料,寫出了《我所知道的若干中國招標第一人》和《采購招標有關專家學者收集》系列文章。大致列出的專家學者不下一二百人,其中,包括不少老中青專家。當然,筆者的收集是有著很大的局限性的。實際上,在中國,可以被人們稱之為專家的,遠遠不止一二百人,也許有數千人。
歸納被人們稱之為專家人們的特點,筆者以為以下五點最為突出:
第一, 必須以采購招標工作為“事業”,時時刻刻“憂國憂民”。
武漢大學的余杭教授,是中國招標投標法的起草人之一和最早實踐招標投標活動的學者。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曾經稱之為“余招標”,他為中國的招標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2006年,當余杭教授年紀74歲的時候,仍然關注中國的招標投標現狀和問題,寫出了長達8700字的長篇文章《體制創新是規范招投標市場的必由之路》。筆者轉載時改名為【余杭教授發表長文 深刻剖析中國招標存在問題】。
水利水電專家唐廣慶,生于1933年,號稱“中國招標第一人”,現在已經是74多歲的人了,多次參加培訓班授課,并且在網站BBS上面認真、耐心的解答網友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錢忠寶先生曾經說過:【一生中的近二分之一工作時間貢獻給了中國的招標事業,余生恐怕也屬于中國的招標事業。】(《論中國招標的現狀、基本矛盾和前途》一文)。今年他已經63歲,仍然奮斗在第一線。
人們能夠看到他們活動的身影,主要的是公益性的場合。雖然,他們參加講課培訓,發表文章,出版書籍,也會有一定的報酬;但是,這些報酬遠遠不能和他們的付出相比。為了中國的采購招標事業,他們無怨無悔。
第二、他們鉆研采購招標某一個問題,往往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為了追求真理,他們的腦子里,很少有“禁區”。采購招標涉及到的問題,博大精深。對于某一問題,他們常常有著自己獨立、超常的見解。比如,目前人們議論的,對采購招標從業人員實行資格認證制度的問題,就是徐煥東教授早年提出的,幾年后,才成為各級領導和人們的普遍認識。
“專家”的稱呼 ,表明人們對他們的尊重,是一種“榮譽”;但是,“專家”的稱呼,更代表了一種責任。“專家”,首先應該成為我們政府各個部門的好參謀和“智囊”,為各級領導出謀劃策,就像電視劇《貞觀長歌》里面說的,“大唐”初期的“房謀杜斷”(指的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專家”,更應該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是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言人。也許,專家的發言,不總是人們愛聽的稱贊和表揚,也有尖銳的批評;他們不是光給領導獻上芳香的鮮花,還常常送去帶刺的玫瑰。對廣大群眾,他們的講課或者發表的文章,也不都是送去名貴深醇的“茅臺”和醉人的“金六福”或者大眾化的“可口可樂”;而可能獻上的是治病強身的苦澀的中草藥湯劑。……也許,專家此時想學一點“海瑞”或者“魏征”那樣去“諍言”?我說不準。由于自己的水平還太低,看的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又太多,總愛和歷史人物聯系起來思考問題。我想,更大的可能,專家們心目中的榜樣也許是彭老總,他在人們狂熱的五十年代末向黨中央上書直言,敢“為人民鼓與胡”?!
專家們,不是發表了一部著作或者一篇論文,就“功成名就”,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他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提出和研究解決采購招標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就我所知,目前。不少專家學者分別就某一問題,深入進行研究探討:(排名不分先后)
兩法專家劉慧,2007年,先是成立——“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它是國內高等院校中第一個專門研究政府采購問題的科研機構。8月,該研究所與佛山市南海政府采購中心合作,國內首個政府采購理論與實務研究(合作)基地掛牌。
南開大學法學教授何紅鋒,正在積極培養面向政府采購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清華大學教授于安,正在研究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定問題和相應的國內法律調整問題。
谷遼海律師,正在深入研究世界貿易組織的政府采購協定和最新改進,和相應的國內法律調整問題。
曹富國教授,正在和歐盟專家合作,研究政府采購法律等問題。
錢忠寶(網名laochan)多次呼吁重視中國招標的基本問題,呼吁回歸采購招標人的基本權利。
其他許多專家,也在以各種方式辛勤工作著著:比如,山西招標公司總工程師陳川生,不僅自己寫出多篇高質量的論文,還主持編輯《招標實踐與研究》小冊子,將有關各個部委法律法規關于“法定時限”;“廢標條件”;“處罰規定”等等,列成表格,極大的方便了采購招標人員學習和貫徹執行。南京睿之海信息公司的周睿、劉智敏等人,多年一直致力于招標投標的“可信度”研究。
……
第三,必須全身心的投入采購招標問題的研究。
比如,谷遼海律師曾經說過:【從那以后,約四年的光陰,我基本上關閉了常用的電話、機等通訊工具,謝絕了大部分的法律事務和應酬活動,每年減少了出差次數,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潛心于政府采購國際規則方面的研究,系統閱讀、瀏覽了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在此基礎上,我分別比較了我國招標投標法的體系框架,查閱了這部法律出臺過程中原國家計委的相關活動;政府采購法誕生后,我又比較和分析了兩部法律之間各個章節和條款,分別研究了原國家計委為抑制政府采購行政規章而聯合其他部委所頒發的系列行政規章,以及國家財政部單槍匹馬頒布實施的相關行政規章,及其各自下屬機關所頒發的相關文件。隨著對這一領域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我漸漸地明白了原國家計委起草這部法律的相關背景和原因,及其立法的真實用意。】(理清了一個重要思路——《法治下的政府采購》后記(上),中國經濟時報 2006年01月24日)
【學術研究是清貧和寂寞的。幾年來,我深居簡出,研究了大量的國際上政府采購規則和各個國家的政府采購制度。學習起來時常感覺很枯燥,但又不得不去學,因為招標投標畢竟不是我們首創的。簽訂合同為什么要采取這種繁瑣方法?為什么公共采購制度要用這種方式去獲得采購對象?我想,只有弄明白政府采購制度演變及其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才能懂得我國移植招標投標以及后來建立政府采購制度的原因。值得慶幸的是,我終于搞清楚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規范的政府采購制度正向我們走近 ——《法治下的政府采購》后記(下),中國經濟時報 2006年1月27日)
雖然,對谷遼海先生的學術觀點,人們各有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筆者以為,他的上述說法,比較形象的形容了“專家”在研究問題時應有的態度。
第四、多數這樣的專家是在“賽馬”而不是“相馬”中產生的。中國采購招標的有關專家,除了劉慧曾經被派到英國去學習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肖北庚被派到美國去學習研究政府采購,其他許多專家都是在工作中或者學習研究中產生的佼佼者。當然,對某一個具體問題,各個專家意見也不盡都相同;專家的意見和主張,同樣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第五、多數這樣的專家,能夠跳出個人和小單位的圈子,升華到以全局的觀點看問題。我們的許多專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和局部的單位、行業或者地區的利益。這些專家,無論年紀長幼,所在地區如何,都不會決定他們的立場觀點;政府采購專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多次強調【打破既得利益的阻礙】。一些年輕的地方專家,雖然所在地是小小的縣城;但是,他們“解剖麻雀”,不斷歸納總結出帶有全局意義的經驗教訓來。比如,在政府采購領域,積極活躍的崔建才、趙昌文、周喬亮、張棟天等人便是。
許多老專家,起到了現實中國采購招標工作支柱的作用;同時,他們還積極輔導培訓新人,實現火炬傳遞的作用,進而言之,他們還甘當“鋪路石”,希望我們的中年青年人更快的成長和進步!!
許多年輕的專家,也正在茁壯成長。我曾經收集了幾個例子,在此轉發如下:
林善謀,1969年生,廈門大學經濟學(財政學專業)碩士,已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現主要從事招標投標行政監督工作,參與招投標立法活動和招投標知識培訓工作,為一些招投標訴訟案件提供過咨詢幫助,已發表招投標論文十余篇。(摘自《招標投標法適用與案例評析》一書的作者介紹。)
該書2004年3月出版。計算一下,他編輯出書時候,約34歲。
據筆者查詢,林善謀在福建省發改委工作。
經常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上發表文章的張棟天 ,是地方的政府采購專家。
1974年出生,本科學歷,會計師職稱,中共黨員,江蘇省阜寧縣財政局采購辦副主任(正股級),自2002年從事政府采購工作以來,潛心研習政府采購專業知識,實務功底扎實,累計在國家級媒體上發表160多篇稿件,在業界頗具影響……(引自網絡介紹)。
計算一下,他被列為地方政府采購專家時候,約30歲。
謝勤龍 采購專家 ,清華大學工程碩士,曾任IBM大中華采購經理,曾經給眾多大型企業人員培訓講課,2001 年10月出版《采購管理與戰略培訓》12盤 VCD 教材。我沒有找到謝勤龍的出生時間;但是,從影像資料來看,他也就30多歲。
我自己也有不少親身體會。2003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腦血栓病,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在與疾病抗爭的日子里,我親身體會到了目前國內醫療戰線的諸多問題和弊病,也深切感受到了人間的真善美。在領導和同志們的照顧和關懷下,我離開了采購招標的第一線;但是,沒有離開我所熱愛的采購招標事業!網絡把我和世界聯系起來。有人說,網絡是“虛擬世界”,對此我還不敢妄加評論;但是,在網上,我看到許許多多真實的感人的事情。比如,人民網著名評論員邵道生,身患白血病,仍然堅持寫作,最近,完成了十幾萬字的反腐敗大作《《劇變社會期的中國腐敗問題》;比如說,人民網著名網友田嘉力,是退休以后才學習計算機和上網的,他的不少名篇評論,竟然是在網吧里寫出的……網絡上,不僅僅有各種奇談怪論,雜聞趣聞,還有眾多感人的事例。
我接觸采購招標時間比較早。我想到,自己的一點點心得體會和經驗教訓,不是僅僅屬于自己的私人財產,那是花費了許多領導和同志們的心血才換來的,是眾多企業單位在實踐中花費了代價才得來的。應該講出來,讓更多的人們少走些彎路。回過頭來看,如果自己的“拋磚引玉”能夠給大家一點點幫助和啟發,也是對自己心靈的最大安慰。我想,自己的認識,也肯定有許多不成熟,有許多缺點和錯誤,經過實踐的檢驗,經過大家的批評指正,也會對我們的工作有點促進作用。
……
從事中國采購招標的成千上萬的人們,也許您是白發蒼蒼的老專家;也許您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許您是年富力強的中年男子漢;也許您是巾幗英雄式的賢妻良母;……如今,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走到一起來了!!
也許,您生活居住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特大城市;也許,您奮斗在邊遠的小城鎮。我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如今,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我們走到一起來了!!
如今的采購與招標,絕大多數是為“公共項目”服務的。我們為了買到更“物有所值”的設備,建設“物有所值”的工程,為了花好“財政資金”或者“國有資金”;實際上,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啊!我們平凡而瑣碎的工作背后,有著不平凡的意義!
我們從國外引進的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制度,是當今世界上比較成熟的制度,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體現。
中國的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工作,是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億萬中華兒女為了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而作出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
路漫漫;霧漫漫。如何撥開迷霧,讓真正的“陽光采購招標”普照祖國大地?今后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命運。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是,面對選擇,我們卻能夠決定自己要走什么樣的道路,自己來決定自己人生的高度和意義。在茫茫人海中,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人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如何讓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
我不禁想起那篇著名的《紀念白求恩》文章。針對那個來自加拿大的醫療專家,那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的國際主義戰士,偉人說到: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讓我們共同學習、深刻理解偉人的這段名言吧!讓我們為了中國的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事業光明的未來,而共勉吧!!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