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政府采購制度不斷地深入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各國都普遍重視政府采購的綜合效益,即政府采購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效益,注重實現政府采購在上述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和政策功能。因此各國在采購時都非常重視“最優”采購的實現,并以此作為政府采購的衡量標準。
美國政府采購專家提出了政府采購的八條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五條:公開、公平、公正、充分競爭和物有所值原則,并普遍為國際政府采購制度所接受。所謂“物有所值”原則,就是政府所采購的貨物、工程或服務等標的能夠“盡其所值”,即在不浪費的情況下能充分滿足采購人的需要。“物有所值”能否實現或實現的好壞與所采用的評標方法休戚相關。
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推行政府采購制度的早期,因為政府采購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種積極作用和政策功能還未顯現出來,所以各國多實行最低價格評標法。雖然這種評標方法簡單易行,但是因其評標標準單一,隨著政府采購制度的的不斷深入發展,它阻礙政府采購各種積極作用和政策功能發揮的弊端日益明顯。因此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各國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評標方法,最終形成了既兼顧“物有所值”,又注重發揮政府采購各種積極作用和政策功能,評標標準豐富多樣,目前為各國普遍采用的全方位的“最優”評標法。
在評標過程中,除了采用科學全面的“最優”評標法以外,為了提高和保證所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等標的的質量,就要對其進行盡可能全面的評標。而評標標準的多少又與所采用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類別有很大關系。而就目前我國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類別來看,主要有法律類、技術性能類和商務類三種。下面筆者分別就上述三類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應在評標活動中的評標內容進行分析論述:
法律類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既要精通我國政府采購法律法規體系,熟知我國最新的政府采購政策;又要深入研究并掌握WTO《政府采購協議》等一系列國際政府采購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將來我國能安全地融入國際政府采購市場保駕護航。同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規定:所有的評審專家都要熟知我國政府采購法律法規體系和最新政府采購政策,并要求有關部門應及時對他們定期進行相應的培訓,對他們在評標過程中所犯的過錯將依法進行懲處。這樣就保證了有效地貫徹執行我國政府采購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
技術性能類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負責所采購貨物、工程或服務的質量評審,對其從技術性能角度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審,看是否符合“物有所值”的要求。同時他們也會考慮與所采購標的相關的售后服務和維修維護等方面的情況。
商務類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他們在評標時會充分考慮所采購貨物、工程或服務的市場行情,“入圍”的所有供應商的綜合實力、財務狀況、商業信譽、是否有違法違規行為和政府采購的風險等情況。從商務和財務等角度來提高和保證所采購貨物、工程或服務的質量。
由此可見,要實現“最優”的政府采購,必須綜合考慮、整體推進相關的各項工作。應該結合我國政府采購的實際情況,研究和借鑒國際政府采購尤其是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和使用體制和評標領域的有益經驗,尤其是大型采購項目盡可能全面地使用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有效管理,進一步規范他們的執業行為,盡可能地擴大和豐富評標標準,以實現“全方位”的評標。此外,還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政府采購尤其是評標領域的管理監督和監察審計力度,以確保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政府采購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種積極作用和各項政策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