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全國假日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相較去年整體消費市場低迷,旅游經濟疲軟,今年以來,隨著消費能力和消費活力的復蘇,旅游業也逐漸回溫。“五一”小長假的出游數據已初見端倪,端午假期以來,人們假期出游意愿和勢頭進一步增長。游客旅游偏好和節日傳統加成也為旅游業創新業態、豐富內容提供更多選擇。
在2023年的端午,文旅游成為更多人矚目的選項。對于中華兒女來說,端午是傳承千年、傳統文化氛圍深厚的節日,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端午假期期間,文旅系統貫徹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戰略部署,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各地圍繞傳統文化、家國情懷主題,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創作展示優秀文藝作品和優質旅游產品,讓古籍里的古曲、博物館的文物、大地上的遺產和傳承千載的傳統民俗走進了當代生活,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為假日旅游增添了新動能。
文旅活動異彩紛呈。北京、湖北、四川、內蒙古、山西、天津等地舉辦千余項“粽”享端午文化盛宴的惠民文化活動。江西萍鄉邀請孩子們走進孔廟博物館的國學講堂,齊聲吟唱《離騷》名句,廊坊“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廣電總臺在“屈原故里”宜昌秭歸舉辦的“碧水長歌頌端陽”,推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系列精彩活動。這些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文化活動,通過互聯網的自發傳播而形成了“破圈”效應,并吸引游客的到訪,成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
文旅產品供給豐富。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豐富文化和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化節日內涵意蘊和氛圍營造。文化和旅游部深入開展“跟著季節游中國”“城市巡游記”“我的家鄉有寶藏”專項旅游推廣活動,開展立夏、端午等“二十四節氣”旅游創意宣傳,聯合網絡媒體平臺加大端午期間旅游休閑活動、文化民俗活動和旅游惠民措施的宣傳推廣,聯合在線旅游平臺加大“暢游一夏”旅游產品線路供給,持續營造濃厚旅游氛圍。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關注到廣大游客對城市和鄉村生活方式深度體驗的需求,研發推廣了更多的單項產品和優質服務,極大豐富了假日旅游市場供給,也彰顯了旅游供給側改革和融合創新的無限可能。專項調查顯示,假日期間訪問文博場館、歷史文化街區、參與各類非遺項目等文化活動的游客占比高達87.9%。參與夜間文化活動和旅游消費的游客比例達22.3%,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7.9個百分點。夜經濟成為端午假期文旅消費市場亮點。端午節期間,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3625.3萬人次,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4.97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38.8%。其中,南京市秦淮河-夫子廟片區、泰安市泰山秀城、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長沙市五一商圈、成都市春熙路大慈坊、南寧市三街兩巷、西安市城墻景區等多個集聚區端午假期累計夜間客流量均已超60萬人次。
數據證明,現如今夜經濟作為一種新型文旅業態,正成為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發力點。要推進文旅融合、挖掘消費潛能,由以往單一業態的消費模式逐漸向產業多元化、場景融合式等新模式轉變,讓升級版夜間經濟成為假日消費的新亮點。
為了深入詮釋夜間文旅發展模式,促進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推動夜間經濟增長。將于2023年10月26-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文旅夜游產業博覽會設置了多個展區,搭建文旅全產業鏈交流互通平臺,圍繞“文旅夜游生態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文旅夜游全產業鏈發展作為重點,聚焦文旅融合、文旅生態、文旅創新發展大變局,探討新的文旅發展商業模式,激發文旅夜游發展空間。
展覽范圍包含
◆數字科技內容
◆ 文旅夜游配套
◆ 夜游景區裝備
◆ 主題公園
◆ 智慧旅游
◆ 城市亮化景觀照明
◆ 游樂游藝設備
全球500多家展團和20000多位國外觀眾,展會面積100000 平方米,4000 展位,1500 家展商,200000 人次觀眾,展會規模超前,歡迎諸位蒞臨現場,共赴文旅盛會。(展覽事宜 黃琪/編輯)
組委會辦公室400-181-6585
聯系人-黃琪-13520848804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