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將在北京勝利召開。十九大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首要大事,全球矚目、萬眾期待。為迎接黨的十九大,體現十九大代表的家國情懷,本報從今日起推出“迎接十九大特別報道·代表訪談”系列報道,意在從代表所處的企業、地方出發,大力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企業、行業、地方乃至整個工業經濟的發展成就,寄望開啟未來美好的新征程。敬請讀者關注。
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黨的十九大代表,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說,十八大以來,哈電集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全力推進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讓世界愛上中國裝備。
央企使命在肩
央企的責任就是要不辱使命,聽從黨的指揮,時刻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助力實現“中國夢”。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哈電集團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五年,哈電集團作為“共和國長子”,秉承“承載民族工業希望,彰顯中國動力風采”的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五年,哈電集團努力推進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不斷發展與突破;這五年,哈電集團步履鏗鏘,創新發展;這五年,哈電集團在讓世界愛上中國裝備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哈電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部署,全面推進深化改革。面對電力行業近年來進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新任務等,哈電集團綜合研判國際、國內形勢,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積極應對國家產業政策,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戰略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從重要環節抓起,加大了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做好產業“加減”法,推動瘦身健體,培育新的增長動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提質增效。
深化落實國有企業三項制度改革。理順了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強化管控效率和力度;實施干部薪酬體系制度改革;加大瘦身健體工作力度,有序推進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堅持人才發展戰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研發體系,制定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高度重視“千人計劃”引進人才的技術引領和輻射作用,組建以海外人才為帶頭人的科研開發團隊,打造一支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專業人才隊伍。
哈電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緊跟國家“走出去”產業政策步伐,全面落實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戰略,全力推進投資、總承包、售后服務和金融四大業務板塊;通過“駕船出海”、“借船出海”積極推進從裝備“走出去”到技術、服務、資本、標準“走出去”;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實現由總承包領域向投資領域的延伸和跨越,正在由工廠制向市場事業部制轉變;以打造“中巴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等為契機,推動我國裝備“走出去”。高端產品讓巴基斯坦、厄瓜多爾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青睞,首次實現以投融資和總承包模式挺進了阿聯酋迪拜等中東高端電力市場,讓“中國裝備”這張名片在世界上更加靚麗。
央企擔綱重擔
哈電集團緊緊抓住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脈搏推進產品結構轉型升級,依靠創新驅動推進技術進步,依靠“火燒質量”推進全面質量管理,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取得了突出的業績。
從共和國第一臺立式水電機組的誕生,到世界最大單機容量水輪發電機組的研制;從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到自主創新、登頂行業技術制高點,推動我國抽水蓄能機組國產化制造取得豐碩成果,領舞世界水電之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單機容量最大(375兆瓦)可逆式水輪發電機組在仙居電站落地生根;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白鶴灘電站開工建設,哈電集團將繼續沖擊新的行業制高點。
按照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哈電集團堅持綠色發展,二次再熱技術、高效超超臨界技術、準東煤燃燒技術等高效清潔燃煤技術世界領先。在行業內率先自主開發了世界參數最高的66萬千瓦及100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66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技術,填補了我國技術空白,對進一步提高煤炭資源利用率,助力電廠降低污染物排放,深入推進節能減排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在環保產業、改造服務產業、水務產業等新領域也取得突破。
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為依托,全面推進核電產業發展。承制了國內首個“華龍一號”福清機組軸封主泵等CAP1000屏蔽式主泵電機,實現了主泵全面的國產化,掌握了核心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同時推動了材料國產化,核心部件、重要工序達到真正自主化。哈電集團成為國內惟一同時具有軸封型核主泵及其主泵電機、三代核電屏蔽型主泵電機生產制造能力的骨干企業。
加快發展燃氣輪機是進一步提升我國工業基礎和能源裝備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實能源技術革命、推動能源裝備制造升級的重要任務。哈電集團成功研制國內首臺30MW級燃氣輪機,與通用電氣(GE)公司牽手,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燃機基地,共同推進重型燃氣輪機在我國本土化的研究制造,推動我國高端制造產業再升級。
央企責任致遠
展望未來嶄新的五年,哈電集團將繼續步履鏗鏘,創新發展,負起央企責任,堅決聽從黨的指揮,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開啟新的征程。
哈電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依靠改革、創新雙輪驅動;推動落實產業升級、自主創新、基礎管理、質量提升、人才強企、國際拓展、文化引領和黨的建設等發展任務,努力打造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型企業集團。
激發新活力,堅持組織變革,遵循不同產業的發展規律,進行流程再造,重新配置資源,促進各產業做強、做優;注入新動力,堅持創新驅動,把提高創新能力擺在首要位置,圍繞創新驅動這一發展引擎,加強產業技術研究,充分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為實施創新發展提供保障;增添新定力,堅持轉型升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補齊產業短板,促進產品結構向高端智能發展;增強新潛力,堅持國際合作,從戰略高度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新合力,堅持文化提升,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引導廣大員工踐行愛崗敬業、產業報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強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建設,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使企業的文化理念外化為員工形象、產品形象和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美譽度。
深耕國際市場,在我國“一帶一路”建設描繪的互聯互通宏偉藍圖下,傳播中國品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裝備”闊步走向世界舞臺。穩步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和綜合能力,吸收和培養國際化人才隊伍,塑造國際品牌形象,加速提升品牌國際化進程,繼續“走出去”擴大海外成果,深度“走進去”布局海外市場,全力“走上去”搶占高端市場。
黨的十九大將為黨的偉大事業指明前進的方向。作為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哈電集團將切實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努力實現由傳統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的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對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突破,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實現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