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湖州的浙江三一裝備履帶起重機生產基地,正月十五一大早,一位“老外”已經開始了忙碌。他就是這家企業的“洋焊工”詹姆斯·霍夫曼,大家都稱呼他“吉姆”。這位年逾六旬的美國焊接專家,在這里已經工作了4年多。
作為履帶起重機的焊接總監,吉姆負責對生產流程中的這一關鍵工藝進行把關,經常對焊工的現場操作進行檢查和指導。
記者跟隨吉姆來到車間時,遇到了正在對起重機吊臂進行焊接的班組,吉姆隨即走到一位焊工的身后拿起面罩觀察起來。過了一會,這位焊工才發現吉姆在“檢查工作”。吉姆顯然對他認真而精湛的作業非常滿意,向他伸出了一個“OK”的手勢。
浙江三一裝備“洋焊工”用行動詮釋工匠精神
吉姆告訴記者,眼前的這個吊臂,可以吊裝幾十頭大象的重量,因此所有焊接工序都不容有絲毫馬虎,否則細微的質量瑕疵都將留下安全隱患。
看到一位工人在給鋼板預熱,吉姆仔細地用手中的紅外測溫儀對鋼板測溫,然后還拿起噴槍進行示范。吉姆說,鋼板在焊接前必須達到規定預熱溫度,才能保證焊接的質量。這些看似簡單的工序,也必須按標準執行到位。
“吉姆對焊接的質量管理一直保持著嚴謹而苛刻的態度。”與吉姆共事的焊接工藝工程師張富強還對記者說起了吉姆的一項“絕活”:根據相關工藝標準,焊接的電壓和電流必須穩定在特定的區間。吉姆在車間的工作巡查中,只靠聽焊接時發出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作業電壓和電流是否正常。
走出車間,吉姆特地帶著記者參觀了廠區里的新型履帶起重機。他指著這個“大家伙”說:“每當想到這些起重機將會在世界各地用于發電廠、橋梁、房屋的建設,我就覺得必須以更加挑剔的態度進行質量管理。”
前不久,結束了在美國長達5個月的工作后,浙江三一裝備的焊工劉用彬回到了國內。在基地里遇到吉姆,劉用彬與自己的老搭檔討論起籌建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希望建設湖州乃至浙江省一流的技能人才平臺。
幾年前得到吉姆支持,劉用彬憑借出色的技術通過層層考核,在公司里率先獲得了焊工職業資格的國際認證。因為拓展海外市場的需要,像他這樣的優秀焊工也走出國門,與美國的同行、客戶開展交流合作,提供培訓指導和技術服務,同時了解行業動態。
在吉姆的推動下,浙江三一裝備專門成立了一所焊工學校,對在職焊工開展專業技能深化培訓,而所有的培訓內容都以國際標準為基礎。“焊接看上去很簡單,但我希望每個工人把簡單做到極致。當然,這也增加了我工作的緊迫感。”吉姆說。
從19歲進入起重機制造企業,吉姆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杰出的焊接工藝專家。2016年,浙江省為吉姆頒發了“西湖友誼獎”,以表彰他為浙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來這里工作,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工人勤勉刻苦的敬業精神。”吉姆由衷地希望,在這里與他共事的焊工們能夠因為出色的技能贏得尊敬,為這份工作感到驕傲。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