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珠芯近90%來自進口,我國圓珠筆長期承受缺“芯”之痛。2017年1月10日,太原鋼鐵(集團)公司正式對外宣布,成功研發“筆尖鋼”,百億支圓珠筆有望安上“中國筆頭”。這意味著,歷時5年攻關,筆頭用不銹鋼材料的國產化、自主化進程邁出了關鍵一步。
消息一出,引發大量網民關注,朋友圈立即被刷屏,不少網友紛紛為“中國造”點贊。
突破:“面食”帶來靈感
小小圓珠筆,究竟藏有多少高科技?專家介紹,筆頭上不僅有小“球珠”,里面還有五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得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筆尖的開口厚度不到0.1毫米,任何一個小偏差都會影響筆頭書寫的流暢度和使用壽命,還要考慮到書寫角度和壓力。
“制造筆頭需要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這個配比找不到,中國的制筆行業永遠都需要進口筆尖鋼。”太鋼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輝綿,有26年國內一線科研工作經歷,他在筆尖鋼的研發中深深感受著“攻堅之難”。
沒有可借鑒資料,成分配比從幾十公斤開始練……為找到國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科研團隊重在摸清筆尖鋼的成分配比這一環節,在切削性和加工性上尋求平衡點,最終在筆頭用不銹鋼材料的7大類工藝難題上取得突破。
工藝突破的靈感來自“和面”。在技術人員眼中,“面”要想和得軟硬適中,就要加入新“料”。相應的,鋼水里要加入工業添加劑,如果能把普通塊狀添加劑變細、變薄,鋼水和添加劑就會融得更加均勻,這樣就可以增強切削性。“掌握了關鍵技術,就掌握了制造筆芯的良方。”王輝綿如是說。
網友:何時能取代進口?
筆尖鋼技術取得突破,許多網友都在關心,中國造的圓珠筆頭何時能夠完全取代進口?
王輝綿認為,筆尖鋼研發成功后,目前已初步具備了批量生產的能力與條件。他說,2016年9月,太鋼成功生產出第一批切削性好的直徑2.3毫米的不銹鋼鋼絲材料,經過國內知名制筆企業實驗室近千次的極限測試,用太鋼原料生產出來的筆芯實現了不同的角度下的連續不斷地書寫800米不斷線。測試結果表明,圓珠筆出水均勻度、筆尖耐磨性基本穩定,產品質量與國外產品相當。
太鋼集團副總經理高建兵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與兩家國內制筆企業簽訂了供貨合同。但自主研發的筆尖鋼要想完全替代進口,除了在技術應用上進一步完善以外,還要考慮市場因素,如何將產品廣泛推向市場,仍需生產與營銷部門密切協作。
據悉,除了筆頭鋼外,太鋼集團還正在開發更為環保的國際頂尖無鉛筆頭。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