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機床工具行業普遍效益下滑、叫苦不迭的形勢下,作為行業的骨干企業,寶機卻是喜訊不斷:企業前三季度主要指標同比基本持平,生產現場熱火朝天,中高檔數控機床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穩步提升,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中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企業”,成為“第七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技術支持企業”。另外,寶機合資組建的泰恩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和寶雞大醫數碼機器人有限公司相繼揭牌成立,海外合資辦廠取得實質性進展。前不久,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分中心正式落戶寶雞機床,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8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一行在陜西省省長胡和平陪同下參觀考察企業后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寶機在抓住《中國制造2025》機遇、推進智能制造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堅持高端引領,主動調結構、促轉型
寶機下設三個主機生產企業:以研發制造中高檔數控機床為主導的寶雞忠誠股份公司(集團本部);以研發制造各類小型精密數控機床為主導的寶雞忠誠精密數控設備公司;以研發制造立式加工中心為主導的深圳市寶佳數控設備制造公司。
這幾年,依靠自主創新,寶機主導產品形成了以數控車床為核心的包括柔性加工單元、中高檔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專用數控機床和自動化在內的14大類、2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群,用戶范圍涵蓋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軍工、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核電、3C、職業院校等裝備制造核心領域。像寶機這樣產品線之長、應用領域之廣、國內外銷量之大在業界并不多見。
產品開發上,寶機以“三高一化”為方向,既著眼于機床行業發展前沿,又緊緊把握市場脈搏,瞄準行業高端,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產品轉型升級。近年先后與西安理工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和研究所合作,對產品進行深度研究開發,特別對關鍵技術進一步開發與應用。現在每年開發新產品都在10種以上,申報國家、省市重點開發項目在15項以上。承擔和參與04專項20多項,取得專利21項,BM63150X車削中心得到國內首臺套獎勵,并獲得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春燕獎”。
寶機近年購置了一大批行業領先的加工檢測裝備,成立“機床綜合性能實驗室”和“用戶工藝研究室”,同時借助兩個“國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研發平臺,加大廠內機床產品試驗、用戶工藝研究與新產品試制。新產品各項性能全部在廠內試驗后才推向市場,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借助行業領先的硬件設施、研發制造平臺和各類科研、技能人才隊伍,寶機中高檔數控機床占比大幅提升,低端流量型產品不斷下降。普通車床、經濟型數控車床等由最高月產1000臺,下降到現在每月400臺左右,而CK系列全功能數控機床、立式加工中心和各類專用機床、自動化產品等中高檔產品,由過去月產不足百臺,上升到目前月產400多臺,數控產值化率超過85%,極大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這“一降一升”,充分彰顯了寶機在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方面的成就。
與此同時,寶機苦練內功,強基固本,學習“豐田管理”模式,在全集團開展6S管理、精益生產和品牌管理目標等三大基礎管理活動,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開展以整治機床外觀質量和“七害”現象的“鐵拳行動”,組織專項技術攻關,攻克典型質量問題30多項。聘請日本管理專家來廠,進行為期半年的現場管理、工藝優化、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咨詢和意見征求,按照新的生產模式對整個管理系統全面優化,企業基礎管理全面提升。
深度研究工藝,做用戶的“工藝師”
眾所周知,機床工具用戶70%來自汽車行業。近年來,寶機針對汽車行業深入研究,根據用戶零件工藝、產量、節拍等要求,定制設計柔性加工單元,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推動由“制造型”向“服務型”企業邁進。
李強董事長介紹說,我們為一家國外獨資知名汽車企業做的生產線達到800臺套,幾乎每兩年要完成一個生產線,經過不斷的改進、提升,提供了多臺完整的解決方案。還比如,為某汽車零部件單位提供了數控珩磨機12臺,在鋼套生產線精磨工序發揮了重要作用,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可替代進口。現在,我們成立了珩磨機事業部,對這一產品不斷加大升級換代與市場推廣。目前已有多項合作意向。
面對細分市場,寶機采取“項目分組、團隊合作”的模式,瞄準了幾個零部件逐一突破。8月份以來,公司高管帶隊,分成四個組對幾種關鍵汽車零部件市場進行調研,對市場和用戶做出快速響應,力爭新的市場增長點。
對于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業務拓展,李強告訴記者:“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大多需要的是高端設備。我們在這個領域目前的主營收入占比還不太大,但是目前正處于上升的趨勢。今年6月給某航天單位提供了6條柔性加工單元,最近又跟廣西一航空公司簽訂8條柔性單元的合同,都是配有自動上下料和桁架機械手的自動化裝備。在其他關鍵領域,我們的機床銷售比例也在逐步提升。”
據了解,為了盡快滿足航空、軍工等重點領域需求,寶機對每一個通過驗收的項目,都開始進行小批量生產。可以預期,這些高端產品一旦在關鍵領域打開銷路,未來隨著這些領域實施技改,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替代進口,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在積極參與專項、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寶機還最大范圍地采用國產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成為使用國產部件、帶動上下游產業共同進步的典范。
穩步推進,由“制造”邁向“智造”
在當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的熱潮下,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寶機審時度勢,借助“兩化融合”,推動智能制造在企業全面落地。
前不久,寶機智能制造研究所成立,全面致力于系統二次研發和智能制造技術研究與應用。“依托《中國制造2025》,立足于企業長遠發展戰略,最近,我們與華中數控合作,建立了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分中心,采用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組織模式,使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高度統一。”李強告訴記者,“分中心成立后,將發揮寶雞機床、華中數控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致力于數控系統的二次開發,打造寶雞機床獨具特色的新一代開放式、智能化、網絡化高檔數控系統,提升寶機數控機床整機性能,拓展機床功能,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個性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中心將在智能制造、虛擬制造、網絡制造、智能遠程服務等方面進行基礎性研究與應用,提升企業智能制造研究、應用水平,實現企業智能工廠的遠景目標。”
記者在現場參觀時,看到員工正在用戶定購的智能產品及智能化生產線上進行加工、調試。特別是在現場看到BZXL22輪轂智能化加工單元正在進行生產測試。該單元是寶機自主研發制造,主要用于汽車鋁制輪轂的車削及銑、鉆削工作。單元由3臺機床、一套六關節機器人系統及自動上下料、檢測裝置等設備構成,成環島式排布,可滿足目前市場上14-22寸鋁制輪轂的加工要求。該單元最大特點:具有輪轂智能識別、智能檢測智能分區等功能,可實現整個單元的智能化、無人化加工。這是一套已經基本成熟的加工單元,已經向南方某用戶一次性提供了13套,實現了寶機智能產品的批量化生產。
今年以來,寶機還與寶雞市政府簽訂了《寶雞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協議》,與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簽訂《智能制造培訓基地協議》,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發展步伐。
談到今后的發展,李強滿懷信心。他強調,不管市場如何變化,關鍵還是要把品質做出來。寶雞機床創建50年來,專心致力于數控機床產品的研發制造,與機床產業結下了深厚的情結。“我們寶雞機床將不忘初心,堅守品質,繼續對標世界一流同行,抓基礎、創品牌,提高寶機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制造水平,最終進入世界級品牌行列。”李強表示。
不難看出,作為老牌國企的寶雞機床正在使其深耕的技術、工藝及品牌價值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們深信,依靠扎實的功底、嚴格的管理,加上永不止步的技術創新,無論老國企還是新民企,終將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