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確定的主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智能制造成為論壇最熱的話題。同一天,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專題培訓班在鄭州開班,來自工信部、中國工程院的權威專家和河南工業戰線的同仁也在討論同一個話題——智能制造。
當前,全球制造業的版圖正在被重新改寫。我國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德國推出“工業4.0”,美國布局“工業互聯網”,雖然概念不完全一樣,但目標一致,都將智能制造列為主攻方向。
鄭州海爾“黑燈工廠”,中信重工智慧礦山,大信櫥柜的個性定制,宇通新能源客車的模塊化生產,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智能化。河南在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上,已明確將智能制造列為主攻方向。
河南重器量出“智能名片”
中信重工,這家曾以制造礦山機械聞名的裝備企業,如今早已添上了智能化的翅膀。
2015年4月,中信重工建成亞洲最大的變頻器產業化生產基地,標志著從傳統的裝備制造企業進入高新電子行業。中信重工專注的是低速重載大功率工業專用變頻市場,目標是由機械驅動到變頻驅動,進而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這個市場目前只有ABB、西門子和中信重工三家。
前不久,中信重工的“重裝眾創線上資源共享平臺”等三個“雙創”示范基地平臺被國家發改委列入支持計劃。和以往攻克一項技術難關不同的是,三個眾創平臺均是利用“互聯網+”,實現信息技術和裝備制造的融合,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中信重工已從單純的主機供應商變成全生產線的設計者和產品研制者,為客戶提供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務解決方案,目前中信重工服務收入已占其銷售總收入的28%。
印象中傻大笨粗的“河南造”正在發生變化。在中國一拖,以大輪拖MES應用為引領的拖拉機智能工廠呼之欲出,通過大數據應用推動精準營銷和個性化定制,向“互聯網+農機+農業”轉型;在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者,宇通在節能與新能源客車智能制造上走在了前列,通過模塊化設計、模塊化銷售和柔性生產結合,推動建立新能源客車智能化制造體系。2015年8月,他們通過對智能客車關鍵技術的集成應用,還完成世界上首例無人駕駛大客車上路運行。
“在智能制造領域,河南要主推有希望成為全國前三的細分行業,包括輸變電裝備、農業裝備、盾構機、中高檔客車,實現重點領域的突破。”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建議。
智能生產滿足個性化需求
自己設計外觀、選好想要的性能、還可以添加諸如香薰、凈化、除濕等功能,然后通過商城下單。半個月后,這臺個性定制空調就會通過物流送到家里。6月28日,參觀海爾鄭州智能互聯工廠讓人大開眼界。
海爾鄭州工廠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黑燈工廠”,這里可以實現自動無人沖片、串片、漲管,效率的提升讓定單交付周期減半。與以往用戶只能選擇標準商品不同,海爾互聯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用戶不僅是“消費者”,更是“創造者”,開啟了空調業的“人人制造”時代。智能化,讓海爾從家電產品變成消費品。
在優勢行業食品業,智能制造的苗頭也開始展現。雙匯去年在鄭州投產了美式工廠,不僅生產美式培根、火腿、香腸,還采用了170多套領先的肉制品自動化加工設備,包括3D智能成型、共擠技術、機器人理腸、自動切片包裝集成系統等,可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生產智能化程度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靠引進巨大項目來推動發展的時代逐漸的謝幕了,用智能制造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無限增長空間。”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副院長王鵬說,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工業4.0,核心都是智能制造,在這種模式下,生產由集中向分散、產品由趨同向個性,用戶由被動接受向全程參與轉變,從而推動商業模式的全新變革。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中明確提出,我省制造業將以實施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為主攻方向。
去年以來,工信部先后公布了兩批有關智能制造的試點名單,許繼集團、宇通客車、新鄉日升數控、中航鋰電洛陽公司、漢威電子,中國一拖、中信重工、新鄉航空工業集團、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先后入選智能制造專項試點和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試點。
除了列入“國家隊”試點名單外,河南省級層面也在出臺各種政策支持制造業加快向智能化轉型。今年以來,省工信委明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先后推動了森源電氣智能電網中低壓配電設備、中原內配氣缸套工廠等10家智能工廠試點和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樓層數位車間、威科姆高速高精度全自動SMT制造車間等21家智能車間試點。
向智能制造轉型的背后是河南制造業整體質量上的提升。2015年,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占工業的比重提升到56.3%。2016年1—4月,全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成為穩增長的支撐點和產業升級的新亮點。
“智能制造是系統工程,我省面臨著工業2.0(電氣化)補課、工業3.0(信息化)普及、工業4.0(智能化)并行的局面,需要從產品、生產、模式、基礎多方面推進,搶抓新技術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省工信委主任王照平說。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