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的盈利模式
當下,平臺商業模式并不鮮見,每個企業似乎都想成為平臺,但卻鮮有成功者。原因在于,意圖打造平臺的企業并不能為平臺上的參與者帶來獨特的價值,平臺因此就沒有粘性。
而沈陽機床尤尼斯開展的U2U開機付費模式有點像當下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都是后收費模式。但不同的是,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主體一般是能源管理公司,且是在項目完成后階段性收費;而U2U模式的收費主題是所有的參與者,且是在機床開機狀態中動態獲得收益。
打個簡單的比方,我們在ipad上玩一個付費游戲時,收費的不僅僅是游戲整合的提供方,還包括游戲人員設計、配音、動作設計、場景搭配等等,簡而言之只要是在這個游戲里被選擇的都是獲益方。
此外,沈陽機床iSESOL云平臺的神奇之處在于,所有基于沈陽機床的硬件和軟件,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交互都必須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供需雙方繞不開它,整個生態都會建立在這種生產能力之上。在這個生態內,只要有一次互聯,就是一次抽傭,平臺運營者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因此需求者可以在這個云臺上主動尋找供給。任何人有一個漫無邊際的需求,就可以在平臺上面懸賞,而后會有若干設計師提供方案,最后由用戶可以選擇傾向的設計。當然供給者也可以在這個云臺上主動尋找需求。比如一個設計師有一個好設計,就可以放到平臺上展示,瀏覽者可以在線下單,當下單達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發起生產,這時生產力平臺開始運作。
供需匹配始于平臺,終于平臺。
如此藍圖畫卷的確讓人產生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如何把大家都吸引到這個體系上來?如何公平分配參與者的利益分配其中關鍵的兩點。前者因為是一個新生事物,不僅要依靠沈陽機床在行業的影響力,還需要讓外界深信其未來空間巨大并能帶來足夠的利益,。而后者確實動態變化的過程,因為按照沈陽機床目前的計算方案,是按照你在機床價格中的比例來確定最終的紅利抽成。
我們知道,目前機床的銷售模式一般是合同簽訂之后付30%預付款,機床驗收之后再付60%,一年之后付剩下的10%。
數控機床的價格并不菲,從幾萬元到上千萬元都有之,但一般來說一臺普通的加工中心價位也會在幾十萬元左右,對于購買者而言,固有資產的占有量都是很大的一個數,這對用量最龐大的中小制造用戶而言,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在機床行業之外比如說工程機械行業,產品價位也大抵相當,但各企業為了促成交易,紛紛以低首付甚至是“0”收費來促成交易的達成。但這是一個危險的鏈條,如果各環節之間運轉順利,自然皆大歡喜,只不過一旦風險來臨,則是一損俱損。在工程機械行業連續幾年地位運行的現在,“0”帶來的資金壓力讓各主機企業苦不堪言。
U2U開機付費模式讓用戶以低廉的成本先使用上沈陽機床的產品。然后根據開機的時間來動態完成后續的繳費。這可謂是一舉多得。首先他破解了用戶資金難的問題,其次也解決了后續收費的后顧之憂。開文提到的優尼斯(UNIS)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就是用來專門對接的金融模塊。
量是關鍵
如此,沈陽機床通過自身搭建的i5系統這個支點,可以通過最小的合力撬動社會資源,服務整個大市場。但一如所有的互聯網平臺服務一樣,要成功必須要有足夠的參與者,但吸引參與者加入的惟一條件就是平臺終端用戶數量的多少,這是一個因果循環的邏輯。
因此當聯網的機床不夠多時,生產能力按照上述方式調配不一定能釋放太大的紅利。但一旦量突破邊界后,產生出的溢出效益是邊際遞增的,甚至會呈現“乘數效應”。
以關錫友為首的沈陽機床高層顯然深知這一點,這正是互聯網商業模式“送終端,賣云端”的真諦。換句話說,為了獲得云臺上足夠的參與者(需求端用戶和供給端用戶),平臺企業會將終端以低價格、零價格(免費),甚至負價格(補貼)讓渡出去。
2015年,沈陽機床參加北京展銷會,關錫友做了一個瘋狂的決策———由客戶定價。員工們傻眼了,開始叨咕:“老大瘋了,100塊錢買10個我們也賣啊?”關錫友面不改色:“賣啊!”
一問一答之間,關錫友的“互聯網思維”顯露無疑。這樣的思路下,沈陽機床竭盡全力地出貨。據悉,2015年沈陽機床銷售出的i5機床已達到5000臺。而在沈陽機床內部,相對于售賣一臺機床,員工只要通過U2U模式出售一臺機床,獎勵是前者的4倍之多。不僅如此,沈陽機床還通過向各地政府推銷智能制造的方案實現出貨。
2015年6月3日,沈陽機床與江門市政府、恩平市政府在沈陽機床數控產業園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i5智能制造示范園區。也就是說,通過政府集采的形式實現出貨,沈陽機床能迅速地形成龐大的分布式生產力,加速“云制造”的進程。
2015年末2016年初,沈陽機床在深圳一下子簽出2個5000臺大訂單。這充分表明了東南沿海企業和政府對沈陽機床i5智能產品和他們的模式認可。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各供應商也是后收費的參與者,因此沈陽機床在制造過程中,不僅攤薄了制造成本,也讓供應商自覺提高了供應的質量。因為停機在影響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會在沈陽機床的采購平臺上留下不良的信譽記錄。
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使用后(當機床達到報廢年限),沈陽機床又基于數據跟蹤,第一時間介入回收,不僅降低了客戶的使用成本,也增加了客戶的使用黏性。為此沈陽機床成立了一個“再制造事業部”,把從市場前端回收過來的舊機床,通過技術手段再次煥然一新。
舍我其誰
如此看來,這實在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這并不是說之前沒人設想過,而是無人去執行。原因或許在于兩點:一是行業大佬內動力不足,因為目前的市場回報已經足夠豐富,可以輕松轉到利潤何苦再去冒險;二就是難度太大,涉及的面太廣,資源的協調和利益的分配這局棋不好下。
我們來看,因為在沈陽機床構想的商業模式關鍵一點是開機付費,因此這個體系產生利潤的載體就是機床,只有前期大量聯網機床保障平臺運營,因此機床工具行業企業有先天之利。
其次,就是智能型產品提供方,雖然相比于國際知名企業,沈陽機床i5產品在保有量上沒有優勢,但沈陽機床有本土化的優勢,在整合國內之源一款頗具優勢。
此外,我們知道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所在,在智能制造時代,它就是機床的神經中樞,但無論是西門子還是發那科等國外的數控系統提供商,他們都是把集成的應用打包出售,其后續平臺并不對外開放,因此對應用企業而言,要二次開發并不容易。
而中國擁有眾多小微企業,他們是國家經濟發展活力最重要的一部分,過去江浙的“小狗經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們的或許沒有固定的技術人員,沒有充足的前期資金,但他們卻創造除了品類繁多的商品。沈陽機床的i5機床設計以及優尼斯融資租賃公司的目標就是小微企業、產業工人。這種以短、頻、快節奏為特征的模式,在記者看來,就是在升級中國工業產業的根本,如此倒逼,從整體上調整中國制造業的產業結構,這將使中國制造的競爭優勢更加凸顯。
在傳統觀念中,制造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要和互聯網接軌,無非就是把產品放到線上去賣。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它們似乎不是主角。在國內輿論為制造業導入“工業4.0”概念之前,沈陽機床就已看清了未來,提前布局,在軟硬件上進行“云制造”的布局。
當下,汽車產業也有眾多跨界者介入,前不久有消息說蘋果也在意圖切入汽車制造,當然中國的樂視也在雄心勃勃押寶造車。
樂視超級汽車副總裁呂征宇曾強調,把產品生產出來并賣出去只是樂視造車計劃的一部分,“樂視真正要打造的是覆蓋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汽車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挖掘的汽車生態系統,并全面對外開放。這里面包括資本、資源、研發、生產、銷售、充電、售后等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把價值鏈條上的每一個點都通過開放的方式放大,創造新的盈利模式。
因此記者相信,沈陽機床所引領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更是一個對傳統機床產業發展理念的顛覆和重造。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