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高峰論壇2016”在京召開
時間:2016年01月23日瀏覽:503次收藏分享:
2016年1月20日,“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高峰論壇2016”在北京召開,論壇上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正式宣告成立。同時論壇還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一步研討,共同構建更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環境。
“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高峰論壇2016”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電子信息司的指導下,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共同主辦。工業與信息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對聯盟工作提出三點建議,希望聯盟成為推動集成電路知識產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彭紅兵說,集成電路產業是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特別是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國家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2014年6月發布實施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對行業發展提出了階段性目標。彭紅兵說,“十二五”期間,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需求的強烈拉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發展保持了良好的態勢,《推進綱要》制定的第一階段目標將順利實現。
展望“十三五”,彭紅兵指出,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一個深刻變革與調整的轉變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以云計算、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引發計算模式的轉變。二是融合開放發展的模式引發了創新要素的轉變,系統化、平臺化、集成化、融合化,以及智能化等多種要素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三是競爭格局加速調整引發了產業布局的轉變,強強聯合成為過去一兩年間新常態。四是國內合作呈現一些新的特點,產業加速轉移,特別是過去的一兩年加速向亞太等地區轉移。
知識產權在集成電路發展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產業發展中的戰略性資源,以及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推進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集成電路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建立國家重大項目知識產權風險管理體系,引導建立知識產權戰略聯盟,積極探索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直接融資方式和資產管理制度。
彭紅兵強調,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的成立,是貫徹落實《推進綱要》的一個具體的、也是階段性的重要舉措。彭紅兵對聯盟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代表行業,服務行業,發展行業,吸納產業鏈上下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加入到聯盟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二是規范化、產業化、國際化和公益化地運作,把聯盟打造成為行業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的機構,規范全產業知識產權環境,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逐步推動聯盟更好地發展。三是前瞻性、戰略性、市場性和開放性地開展活動,要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領域進行前瞻性的考慮和布局。
彭紅兵表示,希望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成為推動集成電路知識產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希望集成電路行業國內外有關的企事業單位及行業組織,積極的加入、支持聯盟的工作,共同構建更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環境。
據了解,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及國家和地方相關主管部門指導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簡稱電子一所)牽頭發起成立的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聯盟秘書處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聯盟成員覆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相關裝備和材料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標準化、科研院所、相關軟件開發、系統集成、互聯網、內容與服務等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組織,旨在整合全產業鏈資源,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新興知識產權組織。目前已有50家創始成員單位。
聯盟的宗旨是以聯盟為載體,納入集成電路產業鏈條上下游的相關企事業單位,通過對集成電路知識產權的整合與管理,既解決制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本身固有問題,又引領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運用,在做大做強優勢企業的同時,注重對下游中小弱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為其掃清發展障礙,確保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益。
本次高峰論壇圍繞“技術創新&知識產權運用”這一主題,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制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本身發展的固有問題,從宏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展開研討。論壇上,聯盟管理團隊宣讀了聯盟的倡議書、知識產權聲明、反壟斷聲明、創始成員單位名單和聯盟專家委員會名單,與會領導向聯盟各創始成員單位授予會員證牌,并向各創始成員單位推薦負責人和專家授予了聯盟的聘書。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國家海關總署政法司、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業協會等相關領導、聯盟創始成員單位推薦負責人及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本次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