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超操作半喂入四行花生聯合收獲機進行田間試驗
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胡志超研究員登上大會主席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頒獎,他主持完成的“花生收獲機械化關鍵技術與裝備”榮獲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成果是我國在花生機械化收獲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據了解,我國花生種植區域廣闊、土壤多樣、品種繁雜,且多采用覆膜種植,機械化收獲難度大。2009年我國花生機收水平僅為18.02%,收獲機械化水平低下直接制約了花生產業發展。為破解花生機械化收獲長期存在的技術瓶頸難題,該所土下果實收獲機械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胡志超帶領創新團隊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和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等支持下,歷經十余載,取得了原創性突破,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成果發明防纏繞柔性摘果和鮮秧水平喂入垂直摘果技術,破解了摘果作業秧膜纏繞、破損率高難題,實現高效順暢作業;發明自動仿形限深鏟拔起秧、挖輸防壅堵等技術,解決了挖掘起秧作業壅堵阻塞嚴重、落埋果損失大難題;發明無阻滯雙風系一體篩清選技術,解決了清選作業掛膜掛秧、篩面堵塞、清潔度差難題。
基于上述技術發明,為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該研究團隊創制出一種半喂入兩行花生聯合收獲設備和3種花生分段收獲設備,以半喂入兩行花生聯合收獲設備為共用平臺,通過更換作業部件,亦可兼收大蒜,有效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和經濟性。成果已在行業內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化,產品進入國家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多次被農業部列為主推技術,現已成為我國花生收獲機械市場主體和主導產品,市場覆蓋率約30%,并出口印度、越南等國。該成果為解決我國花生生產急需、引領行業技術創新、保障國內油料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經濟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為滿足土地新政實施后,規模化生產不斷發展的新需求,胡志超帶領創新團隊持續創新、拓展研發,在取得上述技術發明成果基礎上,又相繼創制出世界首臺半喂入四行花生聯合收獲機和國內首臺八行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機,在引領花生機械化收獲技術發展中繼續發揮國家隊的關鍵作用,促進了產業的提質增效。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