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入強度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2014年投入強度為2.04%,在所有行業中位居第二。足可以體現出我國政策對于儀器儀表行業的重視以及支持,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應該牢牢抓住這次發展的黃金時期。長期以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由于價格主導了市場,企業的利潤低,很難加大科技創新能力,而這次的投入強度增大,憑借著國家的支持,使得科研投入和引導資金增多,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其次,可以培養出適合高端領域和大型工藝的高素質人才,提高帶頭作用和集成開發能力。同時關于能源的科研投入比重增加,使得能源互聯網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而作為能源的上下游行業,儀器儀表行業也可以借其同步發展,共同進步。
從分布地區看,科研經費支出最多的6個省(市)為江蘇(12.7%)、廣東(12.3%)、山東(10%)、北京(9.7%)、浙江(7%)和上海(6.6%)。投入強度達到或占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浙江、山東和陜西等。可以看出,在位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省份出現頻率最高,這是由于這三個地區是儀器儀表行業三大產業基地,擁有著絕對的交通優勢、地理優勢和人才優勢。我國儀器儀表在未來要加大利用這些優勢,結合發展,打造出正確的儀器儀表的市場定位。
除了關注這些區域,我們也要關注一些特別省份。例如,陜西,一個支出僅有366.8億元,但投入強度占比卻高達2.07%的省份。從中看出雖然投入資金少,但占比十分大,市場的潛力無限。在未來我國陜西的儀器儀表市場發展起來之后,可以成為又一大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其次是西藏,投入2.4億元,投入強度占比0.26%,如此投入少,比重低的省份是否意味著競爭力十分的小,儀器儀表企業是否可以從本地優勢出發,亦或是結合“一帶一路”政策,調整戰略升級,完成突破發展。最后我們看看浙江,一個支出費用為907.9億元的省份,投入強度占比重為2.26%,可以看出浙江省得科研發展可以說穩步前進,使得儀器儀表行業在浙江的發展必須要穩扎穩打,不能急功近利,否則很容易在競爭中“垮臺”。
2014年我國科研投入的增大,意味著國家對科研的重視,而儀器儀表行業占比為行業第二,可以看出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儀器儀表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之深。我們可以預測到2015年我國儀器儀表的科研投入仍是持續增長中,儀器儀表行業需抓住時機,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