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江蘇常州市依托常州國家高新區扎實的傳感器產業基礎,已經繪就“中國國際傳感谷”建設藍圖,力爭到2025年形成總體規模達千億元的國際化傳感器產業園,成為中國傳感器產業的核心區域、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新標桿”。
據了解,目前常州高新區已有40多家傳感器相關企業,產品覆蓋溫度、壓力、位移、角位移、扭矩、流量、音頻、速度、加速度等諸多品種,年產值達125億元,并擁有一批傳感器及其模塊系統、典型終端產品的研發制造骨干企業。其中,森薩塔科技常州公司主要為汽車空調、發動機系統等提供傳感器和控制器產品,2014年銷售26.3億元,出口2.2億美元,其中汽車用壓力傳感器世界排名第一;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公司擁有亞洲最大的壓力傳感器和衡器研發及制造基地,設有與瑞士總部同步研發的實驗室,連續22年主要技術指標蟬聯行業榜首,2014年銷售19億元;三恒科技、天地自動化股份、聯力自動化科技3家公司是國內煤礦安全監測傳感器行業前三強;以常勝電器、惠昌傳感器為代表的家電用傳感控制器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
該區還擁有與傳感器產業相關的各類研發機構21家。浙江大學常州工研院設有智能電子信息研究中心和機器人研究中心;河海大學物聯網學院是全國首批4家物聯網學院之一,下設物聯網技術運用研究所、水下信息感知技術研究中心和常州傳感網與環境感知重點實驗室等傳感技術研究中心,擁有全國唯一的物聯網博士點。同時,該市及周邊地區擁有良好的傳感器產業成長環境,該省是全國傳感器產業最為集中、傳感器應用較為廣泛的地區。 據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吳曉東介紹,基于該市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國家工信部對傳感器產業的高度重視,高新區牽頭編制了中國國際傳感谷的建設規劃,希望通過國內外優質產業資源集聚、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產品開發、行業骨干企業聚集,在該市打造一個能與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良性互動、強勢參與國際產業競爭、持續創新成長的現代國際化傳感器產業高地。力爭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500億元,2025年達1000億元。
據高新區光伏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新強透露,傳感谷將布局產業創新核心區、產業聚集重點區和產業發展協同區。產業創新核心區緊鄰京滬高鐵常州站和滬蓉高速薛家道口,占地560畝,將圍繞構筑傳感器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效集聚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權威的檢測、標準、認證機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企業孵化器,以及科技金融機構和創新咨詢服務機構等,打造傳感谷的創新驅動之核。規劃總面積11.24平方公里的產業聚集重點區,將分為制造企業集聚區、龍虎塘生活配套區和三江口綜合商務區,目前已集聚美國森薩塔等國際知名傳感器企業和萊賽光電等細分行業知名企業,爭取進一步集聚更多涵蓋新型傳感器、關鍵材料、核心芯片、模塊系統、典型終端等產品的傳感器重點制造企業。
據悉,常州高新區正式啟動中國國際傳感谷建設后,還將組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產業性組織,并舉辦富有特色的主題性活動,全面打響“中國國際傳感谷”品牌。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