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核電進入飛速發(fā)展時期,但是在核電的設備上還是要靠進口,這拉低了我國的技術競爭力。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核電關鍵設備“翅片換熱管”通過驗收,實現了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
“我國自主開發(fā)的這款重要部件,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而且安全等級更高,換熱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10%,售后服務更加完善便捷,使得我國核電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邁出了重要一步。”9月22日,在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組織的決定核電站工作效率的重要部件“翅片換熱管”的專家評審會上,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顧問、原總工程師隋永濱表示,隨著民營企業(yè)浙江潤祁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核用翅片換熱管生產技術自主研發(fā)成功,中國已成為繼美法之后第三個掌握此項關鍵技術的國家。
一家民營企業(yè)為何熱衷研發(fā)核用關鍵設備?它是怎么研制成功的?該項自主研發(fā)技術又有哪些創(chuàng)新點?日前,評審會專家隋永濱、浙江潤祁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同剛為你解答。
目前,中國核電站使用的常規(guī)型號換熱管都是每英寸27片翅片換熱管,均從國外進口。根據東方電氣從法國采購相關產品的數據進行測算,中國核電站每個機組僅采購各種換熱管的費用就在1億元左右,目前國內23個在運機組僅此項采購費用就高達23億元。隋永濱告訴記者:“像翅片換熱管這類產品,屬于國家進口免稅產品,僅此一項如采用國產化就可為國家創(chuàng)稅4.6億余元,該產品還可以廣泛用于蒸汽發(fā)電領域和化工石油。”
翅片換熱管是核電站汽水分離再熱器的核心部件,而核電汽水分離再熱器是核電站常規(guī)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冷堆核電站蒸汽輪機中用以降低蒸汽濕度、提高蒸汽溫度的設備,它由汽水分離器和再熱器組成,其作用是減少低壓缸內蒸汽的水分,以免損害汽輪機的葉片并提高汽輪機的效率,翅片換熱管則主要是把第一次做工完的蒸汽用核熱量轉換成優(yōu)質的蒸汽進行再次做工。核電汽水分離再熱器關系到核電站的工作效率,被稱為“核電之腎”。
潤祁為什么會如此專注翅片換熱管?這就不得不提及這家企業(yè)的董事長祁同剛。他是我國最早一批研發(fā)換熱元件的科研人員,現在是換熱領域的一名高級工程師。他領導的浙江潤祁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生產換熱元件最多的企業(yè),僅獲得授權的中國專利就有20多項。祁同剛告訴記者,翅片換熱管從投入到研發(fā)成功耗時3年,其間投入了3200多萬元。
說起該項技術創(chuàng)新,祁同剛如數家珍。他說,為了生產出翅片換熱管,科研組會同國內相關材料廠家開發(fā)出性能更好的制管用新材料,成功軋制出的翅片前端厚度薄如紙片,僅0.15毫米,可大大增加翅片換熱管的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率。針對這種材料的特殊性,在制造中引入了激光焊接等一系列先進技術。
在評審會上,專家認為這項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前景。據悉,該產品即將在東方電氣、國核集團等大型核電相關企業(yè)投入使用。
業(yè)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yè)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