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三级片无码高清-一级国产黄色片传媒-下载日韩一级黄色片-国产黄片卡片一级-看三四级黄色毛片-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欧美一级电影播放观看-日韩一级视频在线看-成人簧片一级AAA片

【請登錄】【免費注冊】

首頁新聞技術產品供應二手培訓展會物流維修求購招商招標招聘企業

新聞

在這里讀懂中國機械行業 搜索 搜索
新聞首頁行業資訊政策協會企業榮譽人物訪談展會快訊職教新聞新年寄語
您的位置:盤古機械網>新聞資訊>行業資訊>詳情

我國努力實現中國核電儀控的自主化和國際化

時間:2015年08月27日瀏覽:141次收藏分享:

核電發展是很多國家大力于發展的新能源。但在核電的核電儀控系統,我國一直致力研究核電儀控自主化。關鍵核級儀控系統和核級儀表是核電自主化最后20%關鍵技術“堡壘”,我國核電唯一未國產化的設備。


隨著我國核電儀控系統產品國產化進程的加快,核電儀控系統產品的質量鑒定和軟件驗證與確認(軟件V&V)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作為致力于核電儀控系統產品質量鑒定和軟件V&V的第三方技術機構,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也被廣泛關注。


2009年12月,受國家能源局委托,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上海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核級儀控系統及儀表國產化研討會。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我國已經具備聯合開發核級控制系統和關鍵儀表的條件,并確定上海自儀院對相關產品生產、研發和應用狀況進行全面調研,為后續國產化工作奠定基礎。


2010年7月,國家能源局授權上海自儀院成立“國家能源核電站儀表研發(實驗)中心”,為核級儀控系統及儀表國產化提供技術支持。2012年7月,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與上海自儀院簽署核電技術服務合作協議,在核電儀表驗證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作為我國儀表行業的技術歸口院所,上海自儀院與核電有著不解之緣,如今和將來還將再續前緣。那么上海自儀院到底將在我國核電儀控自主化進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它將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共促中國核電儀控的自主化和國際化?本刊記者專門采訪了該院院長徐洪海。


角色定位:“我們不做核電儀控產品制造商”


記者(以下簡稱“記”):第三屆中國(國際)核電儀控技術大會于4月8日在上海召開。自儀院是此次大會的協辦單位。作為自儀院的院長,您一直在密切關注核電儀控產業的進展。那么,核電在自儀院所占的業務比重是怎樣的?您如何看待核電與其他工業領域業務的關系?


徐洪海(以下簡稱“徐”):2010年“國家能源核電站儀表研發(實驗)中心”在自儀院成立后,自儀院設定了試驗驗證平臺建設、核電關鍵試驗技術攻關、核電儀控標準化研究、核電行業交流平臺搭建四大任務,并將核電板塊作為自儀院的重要業務板塊積極推進。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具備了儀控系統功能安全評估能力和軟件V&V技術能力,多項技術能力都填補了國內空白。2014年末,基本建成的核電儀控系統和儀表產品的“一站式”試驗驗證平臺,全面覆蓋了二代加和三代核電技術要求,全部試驗能力都獲得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認可。


目前,自儀院已經為國核自儀、中核控制、719所、重材院、上自儀、江陰眾合、寧波奧崎、ABB、西屋等儀控產品制造企業和工程公司提供了幾十項儀控產品的“一站式”質量鑒定服務,填補了國內空白。雖然目前核電業務總量占比不大,但其發展速度非常迅速。我們有信心把核電業務做大,為核電儀控國產化和我國核電“走出去”提供技術支持服務。


記:作為一個曾有過生產能力的科研機構,自儀院現在已經轉為企業,承擔國家核安全局的第三方質量鑒定職能。但是在核電儀控領域,制造商和驗證方不能合二為一。您如何定位自儀院在核電領域的角色?


徐:在核電領域,我們的定位非常清晰,不生產也不制造核電儀控系統和儀表產品,而是獨立第三方的核電行業技術服務提供者。


站在儀控行業角度,開展核電儀控系統和儀表共性技術、關鍵試驗技術、質量鑒定、標準體系工作,推動整個行業的整體技術進步,這是我們的責任。所有涉及的第三方檢驗測試認證的業務全部是依托獨立法人——上海儀器儀表自控系統檢驗測試所(自儀院下設的研究所)實施,用制度確保其公正、獨立地位。


在核電領域,自儀院定位清晰,目標明確,確保自儀院的“獨立第三方”身份。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核電站儀控系統和儀表行業技術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推動者。


能力培養:“我們要填補國內空白”


記:既然自儀院明確自己不從事核電控制系統的生產和研發,那么針對“獨立第三方”的定位,您將從哪些方面增強自身技術驗證實力?


徐:第一,我們要利用國家能源局授權成立的“國家能源核電站儀表研發(實驗)中心”這個平臺,承擔國家核電儀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任務,組織儀器儀表行業開展核電站關鍵儀表以及專用控制系統的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確定國產化實施項目的立項和路線圖,為企業提供技術和試驗支持,負責產品的實驗驗證,在國家能源局授權下進行國產化產品的鑒定,全力推進國產化工作。


第二,我們要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核電站第三方試驗驗證公共服務平臺,主要加強四個方面的建設。


一是試驗能力建設。要建設國內首個第三方核電儀控試驗驗證平臺。這個平臺全面覆蓋二代加和三代核電技術對儀控系統基準試驗、環境試驗、抗震試驗、事故及事故后試驗等質量鑒定要求,并覆蓋數字化儀控系統軟件V&V技術能力。到2014年底,平臺能力已全面建成。平臺建設采取邊建設、邊服務的路線,幾年來已經為核電設計院、工程公司、儀控企業等開展了大量技術服務工作,這在國內也是一個重大突破。


二是完整的核質保體系和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我們從事第三方檢驗測試已經有50多年歷史,先后獲得國家認監委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和國家工業自動化儀表產品質檢中心授權。目前所建立的核電儀控質量鑒定和軟件V&V技術能力均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認可,建立有完善的實驗室質量體系。這些都是我們開展第三方技術服務的優勢。所以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在國內,我們瞄準SGS、BV、TUV等國際第三方技術驗證公司。


三是試驗驗證高端專業人才的培養。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我們已經培養了一批國內處于一流水平的、已經具備與國際對接能力的高端人才隊伍,不少技術骨干已經取得了國際相關資質。


四是核文化建設。我參與從事核電領域工作20多年,體會最深。核文化意識和安全理念需要加強?,F在國內核制造領域出了一些低級錯誤,比如焊接質量問題等,實際上是核文化的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較真、嚴格按照程序法規執行的安全理念不夠。


我們不僅要成為國內在核電站儀器儀表控制系統的第三方(試驗)驗證檢測檢驗平臺,還要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不僅完成質量鑒定任務,同時還要幫助客戶提出解決方案。我們培育的不僅僅是試驗員,而是高級的檢測檢驗技術開發人員。


記:目前,核電業界對自儀院的檢測檢驗能力是否認可?您對此有怎樣的認識?


徐:這方面的能力在國內原先不成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專,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架構、綜合能力,這需要一個過程。國外企業用了20年的時間,自儀院大概也就用了4年。當然這是基于我們在儀控檢驗測試領域50多年的積累,但是國內外同行認為我們已經很快了。目前,我們的檢測檢驗能力已經覆蓋三代核電技術儀控系統,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在個別單一的產品驗證方面,我們還有不足。


國內核電標準體系復雜、核電技術類型較多,AP1000、華龍一號、二代改進型、秦山三期的重水堆、田灣的VVER等各成體系,我們的技術人員必須消化研究各類核電技術的儀控標準,開展能力建設和技術工作。在核電儀控系統和儀表產品質量鑒定體系、綜合技術能力等方面我們已經具備國際水平,滿足目前國內要求。


同時,政府在這方面的監管法規和制度還存在空缺。這一點核安全局也認可。我們的工作,也是填補國內核級控制系統和儀器儀表監管空白的一條途徑。


政策呼吁:“核級產品的驗證認證不能完全市場化”


記:目前在核電儀控系統和儀表產品的檢測認證方面,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哪些需要國家層面給予政策配合?


徐:目前國內不僅僅是核電行業,其他領域也是類似情況。國家重視研究開發,重視技術引進,重視產品生產,重視競爭的市場培育,唯獨在高端儀表儀控產品的檢測檢驗認證標準等方面很弱化,沒有得到各界重視。造成的后果就是:產品生產在國內,但驗證技術在國外。我們經常看到,某某產品取得了德國還是哪個國家的技術認證,這其實并不值得驕傲。為什么呢?包括我們的軌道交通、大飛機等技術在內,因為自己國內不能認證,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會到處遭遇“卡脖子”境遇,無法走出去。


另外,我們也一直在建議,核安全局要對目前國內的、具有核級產品質量鑒定能力的實驗室進行規范化管理?,F在有少數單位,當然不一定是核電領域的,無論有沒有相關資質,到那里做做試驗,他給你蓋個章,你的產品就算通過驗證了。但是,這些單位除了建了些試驗設備外,其質量體系、核電技術標準、人員資質、設備設施、環境條件等,都沒有經過完整的確認或認可。所以我們就一直呼吁,檢測檢驗機構要規范,要納入到核安全監管的范圍。目前核級產品的監管、取證,國內已經做得很規范了,但是對于核級產品的試驗認證的能力監管或者評價,我覺得仍然亟需完善。


核級產品有其特殊性,核級產品的檢測檢驗認證應該是有競爭,但不能像其他工業產品一樣完全市場化。


記:應該如何認識我國核安全級儀控系統在國內進行軟件V&V的重要性?


徐:這是核電廠安全級儀控系統國產化的最關鍵技術環節。國內目前的狀況是:現有大型核電廠的核級控制系統都是國外的,國產化正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同時,所有核安全軟件V&V,也都是國外機構承擔的。這個技術領域在國內是空白。自儀院提出要在核級軟件認證領域建設自主技術能力,這具有非常重要的國家安全戰略意義。


如果由國外機構認證,意味著軟件中核心技術包括所有的源代碼都對國外機構公開,我國的核心技術也將被國外掌握,所以核電廠儀控這部分已經不僅僅是國產化、替代率的問題,而是已經上升為信息安全甚至國家安全問題了。業界對此議論很多,經常開會討論,也是在探索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新的領域,公眾和業界還沒有完全意識到。


所以我們現在做這個事情做得很辛苦,面對的都是國際競爭對手,而國內的用戶又對我們不放心,認為我們沒有業績。不過,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通過近4年的努力,基于我們在可靠性技術研究、功能安全、軟件測評等領域近30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們已經培養出了一支搞軟件V&V的專業隊伍。現在已經具備承擔安全級儀表的專用控制系統和安全級智能儀表嵌入式軟件的V&V能力。專用控制系統方面已經具備能力和業績,同時也得到國家核安全局、核電業主和制造企業的認可。當然,在核安全保護系統方面,我們還需要進行提升和建設。


熱門新聞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