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作為現代工業基石的重要產業,是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過一個關鍵性問題,中國機床產業由于先天不足,一直在中高端機床項目發展上落于國外主流水準,正處于一個追趕的過程當中。
我國數控機床產品品種相對較少,開發和交貨周期較長,由于沒有按市場需求進行開 發,批量不大,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占有率較低;質量不穩定(可靠性是突出的質量癥結),性能水平與國外相對有一定差距,競爭力不強;軟件開發投入不足,開發的數控系統缺少共同的軟件規范和支撐平臺,尚未實現系列化、商品化,沒有產業規模。
缺乏發展數控產業的政策和技術配套體系40多年來,我國政府對數控機床的發展給予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支持,在政策上也陸續出臺了一些支持措施,對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政策的配套及相互制約方面力度不夠,在引進外資和擴大開放的同時,對國產數控機床的必要保護顯得過于單薄。
例如,進口產品可以免除關稅和進口環節稅,而國內產品卻很少能享受這種待遇。同時,數控機床的發展需要較高的零部件專業化技術配套體系來支承,而我國工業發展的總體水平尚不能滿足這種體系的建立,國家對這種配套體系的建立沒有大舉措出臺,也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因而未能對數控產業的發展起到更有力的推動作用。
缺乏技術創新、產品更新和產業調整的內在動力1994年,機床工具工業總產值(1990年不變價)達到176億元,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機床總產量創記錄地達到26萬臺。普通機床、一般量刃具等的比例高達93%以上,但數控機床、專用機床及各種自動線所占比例卻很小。在當時過熱的經濟增長刺激下,各類產品均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在普通機床銷售勢頭良好的形勢下,機床工具行業被市場假像所迷惑,大部分企業顧及眼前利益,沒有及時依靠壯大起來 的財力進行調整,而是一味加大普通機床產量,放棄了已開始進行的產業調整、產品調整、組織結構調整,放松了技術創新,看不到產業的發展趨勢,從而錯過了調整的最佳時機,喪失了更進一步發展的技術基礎和產品基礎。
企業技術創新模式有待完善,由于中國機床企業的地位、工業化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在逐步提升,要成為工業強國,其技術的獲得再也不能依賴別人。過去,中國走了一條從模仿到引進的道路,從現在開始必須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企業技術遇到新的封鎖,建立自主、新型、戰略性的產學研創新模式是支撐產品結構調整技術來源的惟一途徑。
面臨國外強手競爭的巨大壓力進入9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市場對數控機床和數控系統迅速增長,成為工業發達國家競相爭奪的目標。面對強手如林的國際競爭對手,國內數控機床和數控系統無論是性能、質量,還是價格都難以與發達國家產品相抗衡,面臨著進口沖擊的強大壓力。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