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震蕩,不少石油公司宣布縮減投資、大幅裁員。今年前四個月,部分主流裝備利用率已逼近2009年的低位,全球海工裝備建造市場跌幅超過七成,2015年必將成為海工市場危機深重的一年。”在6月17~18日舉行的2015中國海洋工程國際研討會上,與會者對目前海工市場的信心似乎已跌至冰點。
受供求關系、美元走強、政治博弈和投機資金撤離等因素持續影響,過去9個月,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最劇烈的下跌和波動。這導致國際大型石油公司2015年的開支平均下調了16%,其中,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的開支下調幅度均超過了30%。
“石油公司投資銳減,使得不少裝備被閑置,從而影響主流裝備的利用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經濟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2014年1月自升式鉆井平臺和浮式生產平臺的利用率分別為94%和97%,而到2015年2月份,這兩項數據下降至85%和88%。其中,自升式鉆井平臺的利用率已逼近2009年的低位。受此影響,建造市場繼續呈現量價齊跌的走勢,今年1~4月,全球海工裝備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同比分別下降72%和74%。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市場份額最大的自升式平臺、平臺供應船等市場的形勢更為嚴峻,相關企業不僅普遍存在交付難、接單難等問題,而且面臨極大的流動資金風險。據統計,今年全球將有72座自升式鉆井平臺交付,其中,中國船企將交付42座,不過,目前只有6座獲得了租約。
“市場的下行,使得海工裝備建造合同糾紛不斷增多。”來自挪威威寶律師事務所的代表表示,海工市場環境變化已對裝備履約交付產生較大影響。他提醒相關企業,面對船東修改合同等要求,船企應注重對合同文本、合同條款的分析、研究,要積極啟動法律干預,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自華彬集團的代表則認為,中國企業不能在低油價環境下“坐以待斃”,應該大膽闖市場,通過尋求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依托國家戰略,積極“走出去”。雖然短期內海工市場的低迷難以得到根本改變,但在平臺拆解、生活輔助類平臺等細分領域仍然存在一定機遇。而從長遠來看,隨著未來3~5年油價反彈、市場回暖,深水開發仍將是海工市場的主要方向,我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要立足長遠,著眼未來。
目前,來自亞洲的石油公司、鉆井承包商正逐步成為全球海工市場投資下單的主力。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新加坡等國的承包商下單量已占全球海工市場總成交量的60%。而有分析認為,當油價維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時,全球將有33.4%的海上項目還具有經濟性,而這些項目如今多在東南亞區域。泰國PTTEP公司今年就逆勢而動,計劃投入31億美元用于泰國、緬甸等區域的油氣田開發。
與會者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加快推進,中國的石油公司、海工建造企業應把握中國南海及東南亞地區的油氣資源開發機遇,加強國際產能合作,一方面通過并購歐美海工設計企業,向海工產業鏈的設計前端延伸,在關鍵技術、設備選型等方面提升話語權,以更經濟的產品應對低油價的挑戰;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可以積極向產業鏈下游拓展,與國際海工總承包商、石油公司加強合作,競標海洋油氣田開發項目,通過創新產業模式,打造全產業鏈利益共同體。
此外,與會代表還就內波環境、平臺防火、深水安裝、平臺系泊技術等問題交流了心得。此次研討會由北京美沙會展有限公司主辦。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