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升級、城鎮化升級以及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下,經濟結構不合理、服務業發展滯后的矛盾凸顯。“十三五”能不能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決定經濟轉型升級的全局。實現這一轉型,既可以在調結構、轉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又能夠為我國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入高收入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十三五”:走向服務業大國
工業轉型升級、城鎮化轉型升級和消費結構升級意味著我國從工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的現實基礎和客觀需求正在形成,意味著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正面臨著重要的歷史機遇。“十三五”加快從工業大國向服務業大國的轉型,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新格局,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抉擇。
1. 工業轉型升級與走向服務業大國
(1)工業轉型升級是工業主導的自我顛覆性改造
從這幾年的發展看,傳統的工業主導格局已經難以為繼。除了資源環境硬約束、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宏觀經濟運行的風險加大等多方面的突出因素外,傳統的工業主導格局已難以適應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大趨勢,難以適應工業服務化的大趨勢。進入“工業革命3.0”、“工業革命4.0”時代,工業的制造環節更是受信息、研發、設計、物流、銷售等生產性服務業主導,以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地對傳統工業進行顛覆性改造,成為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2)工業轉型升級是走向服務業大國的重要推動力
在工業化中后期向工業化后期轉變的階段,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企業經濟活動由以生產為中心轉向以服務為中心,從而不斷推動和加強經濟服務化的趨勢,這就是制造業的服務化進程。
以IT行業巨頭IBM為例,IBM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由全球計算機制造商向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升級,到今天已經成為通過組合大數據、云技術、移動社交等服務推動傳統企業轉型的高端服務商。隨著發達國家進入“工業革命4.0”時代,制造業的全球化競爭不斷升級,倒逼我國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化轉型。
(3)工業轉型升級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開辟巨大空間
一方面,工業轉型升級為生產性服務業創造大量需求。從全球來看,僅有極少數國家是在自身工業發展相對落后的條件下成為“世界辦公室”,例如印度,但這是經濟全球化與20世紀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后期和工業轉型升級帶來生產性服務外包需求擴張的共同結果。與印度不同,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工業轉型升級將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各類設計、研發、物流、銷售等新業態,形成生產性服務業強勁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工業轉型升級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注入內在動力。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是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把握從低端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打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空間,成為 “十三五”我國走向服務業大國的重大任務。
2. 城鎮化轉型升級與走向服務業大國
(1)人口城鎮化釋放巨大的服務消費需求
“十三五”期間,隨著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快速轉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在城鎮安家落戶并有效融入社區,將大大釋放其服務消費需求。教育、醫療、文化等需求逐漸上升,將給服務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2)人口城鎮化是服務業發展的載體
一方面,人口集聚、生產方式的變革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給商貿、餐飲、房地產、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保健等生活性服務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產業集聚、社會分工的細化以及人口素質的提升,為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
3. 消費結構升級與走向服務業大國
(1)消費結構升級是形成服務業主導格局的基本前提
一方面,消費升級帶來服務升級的巨大需求。伴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成員消費需求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對服務品質追求的元素增多。“十三五”擴大內需、拉動消費,需要把服務升級作為重點。
另一方面,服務型消費需求釋放推動服務業發展。這些年在大數據等新信息技術革命下,生活性服務業也開始不斷升級改造,移動教育、移動醫療、移動健康等服務業快速發展,推動了傳統生活性服務業向現代生活性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2)消費結構升級擴大服務業發展的市場空間
以電子商務為例,抓住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與消費需求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再加上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在這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從未來幾年看,消費需求增長推動服務業快速增長的趨勢正在形成。消費升級伴隨著消費規模的快速擴張,形成走向服務業大國的源動力,推動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3)消費結構升級為服務業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服務創新的基本出發點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只有適應市場需求的服務創新才能獲得市場的回報。在買方市場,消費者對商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企業的競爭力就不僅僅取決于商品質量的好壞,而是越來越取決于服務質量的好壞。一個企業,無論它是零售企業、制造企業還是咨詢企業,能否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而不斷創新服務,決定著這個企業競爭力的強弱。
2020: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
“十二五”時期,我國服務業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到2020年我國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是有條件的。“十三五”隨著外部競爭環境和內部發展條件的變化更加復雜,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的緊迫性全面上升。問題在于,能不能盡快打破工業主導的體制機制,形成服務業主導的體制機制保障,決定了到2020年能否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
1. 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
(1)把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作為約束性目標
2014年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已達到48.2%,如果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2015年有可能服務業占比達到49%~50%,初步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格局。到2020年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格局。
(2)服務業占比到“十三五”末有條件超過55%
盡管2013我國服務業占比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的46.1%,但仍遠低于2000年發達國家70.1%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2000年低收入國家47.5%的平均水平。與發展水平相近的金磚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占比也是偏低。2013年,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的服務業占比分別為69.3%、60.3%和57%,南非2011年服務業占比已達68.3%。在貢獻率上,2011年我國第三產業貢獻率僅為43.7%,低于南非的83.5%、印度的79.3%、巴西的74.7%和俄羅斯的44.3%。我國提高服務業占比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過去5年,我國服務業發展較快,2013年服務業比重達到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占比,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一個歷史性標志。雖然我們還不能說中國經濟已經由工業主導型的經濟轉向服務業主導型的經濟,由投資主導型的經濟轉向消費主導型的經濟,但是這個過程正在加快,這種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從趨勢看, “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人口城鎮加快、消費結構升級都將為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創造有利條件。例如,我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帶動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77個百分點。以此估算,“十三五”即使人口城鎮化率僅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也有可能帶動服務業比重提高7~8個百分點。
2. 服務業保持兩位數增長
2001~2013年我國服務業年均實際增長10.6%,13年間有9個年份服務業增速高于工業增速,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已經開始發生轉變。初步測算,如果“十三五”要使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服務業增長速度將達到10%左右。
3. 服務業規模趨于再倍增
2008~2013年,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從13.1萬億元增長到26.2萬億元,實現了規模倍增。如果“十三五”繼續保持這個速度,甚至略低一個百分點,即年均增長速度為8%~9%,我國服務業規模有望從2013年的26.2萬億元擴大到2020年的47.3~51.1萬億元,與再倍增(52.4萬億元)的距離已經很小。如果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力度更大一點,使服務業的增速再快一些,實現服務業再倍增不是沒有可能的。
4.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
(1)生產性服務業比重顯著提高
“十三五”如果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不斷加強,生產性服務業占比至少可以提高15~20個百分點,達到30%~40%。按照這一趨勢,我國有望經過5~10年的努力成為生產性服務業大國。
(2)生活性服務業不斷提質增效
我國生活性服務業體量相對較大,既有一個改善結構的任務,也有一個產業升級的任務。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信息、新技術,推動包括健康、醫療、教育、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創新服務模式,改善服務質量,加快實現轉型升級。
以服務業主導引領經濟新常態
“十三五”走向服務業大國,形成服務業主導的基本格局,不僅是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而且是主動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戰略選擇。實現這一轉型,既可以在結構升級的基礎上形成7%左右的經濟增長新常態,又能夠引領就業擴大、創新創業、利益協調以及綠色增長的經濟新常態。
1. 形成7%左右的增長新常態
(1)以服務業主導為7%左右的經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過去10年,我國服務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帶動經濟增長0.43個百分點。“十三五”如果服務業年均增長保持兩位數增長,能帶動經濟增長3.8~4.3個百分點,為我國7%左右的經濟增長奠定重要基礎。
(2)以服務業主導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
服務業發展可以改善經濟增長質量,滿足城鄉居民個性化、多樣性需求。這是實實在在的增長,也是綠色增長,更是增長的真正目的所在。此外,服務業發展也可以減小經濟增長的波動,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3)以服務業主導提高勞動生產率
服務業比重的提高將改善整體勞動生產率,進而對提高潛在增長率有重要的意義。初步測算,剔除資本規模對產業勞動生產率這一影響因素,1995~2011年我國服務業綜合效率是制造業綜合效率的1.05倍,服務業比重提高將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 形成新增就業不斷擴大的新常態
(1)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
對35個經濟體分析表明,2012年人均GDP低于10000美元的12個國家中,服務業就業占比普遍偏低,其算術平均數為44%;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的23個工業化國家中,服務業就業比重普遍超過60%,其算術平均數為70.45%,超過前者25個百分點。
(2)以服務業為主形成新增就業需求
2013年,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吸納城鎮新增就業170萬;服務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吸納的城鎮新增就業達到235萬。“十三五”如果服務業就業吸納能力保持在當前GDP吸納就業能力的水平上(150萬~170萬人),服務業年均增長9%,每年吸納的就業將達到1350~1530萬人。服務業成為吸引就業的主要渠道。
(3)“十三五”:服務業就業占比不低于50%
“十二五”以來,服務業就業占比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2013年服務業占比已經達到38.5%,提前兩年實現規劃目標。初步估算,到2020年服務業就業人員有望達到4億人,占總就業人員的50%。
3. 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常態
(1)以服務升級帶動技術升級
我國進入工業化中后期,技術升級與服務需求直接融合,技術升級如果不能反映服務需求變化就很難產生內在動力,就很難有好的市場前景。企業競爭力與服務質量直接關聯,企業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服務環節是否專業化、精細化。
(2)以服務業開拓創業空間
由于服務業對資本規模的要求不高,其創業的門檻和難度低于制造業,過去幾年迅速成長的跨國公司主要集中在服務業,例如亞馬遜、谷歌、臉譜等國際服務業巨頭。從產業發展規律看,服務業門類繁多,個性化、差異化程度高,提供了廣闊的創業空間。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給傳統產業帶來模式再造的機遇,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創業潮。
(3)以服務業引領創新浪潮
以金融為例。金融創新開始層出不窮。余額寶等金融產品創新,打破了存款利率管制,盤活了巨額的存量存款;互聯網金融長足發展,眾籌、P2P等新的金融業態為小額貸款以及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隨著服務業市場的開放,在巨大的消費需求引導下,我國有望迎來創新浪潮。
4. 形成利益結構逐步優化的新常態
(1)以服務業主導提高勞動者收入占比
服務業是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服務業的勞動者報酬占比普遍要高于工業。服務業占比越高的國家,其勞動者報酬占比越高的概率也比較大。
從我國的情況看, 2006~2012年期間我國各省服務業占比與勞動者報酬占比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97;服務業占比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勞動者報酬占比提高0.38個百分點。“十三五”如果服務業能夠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勞動者報酬有可能提高3.8個百分點,到2020年達到50%左右,改變我國勞動者報酬偏低的格局。
(2)通過服務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服務業比重越高的省份,城鄉收入差距越小,二者呈現顯著的負相關。初步測算,第三產業占比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差距就縮小0.014個百分點。“十三五”如果服務業占比提高10個點,城鄉收入差距有望縮小0.14個百分點。
(3)以服務業主導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從國際經驗看,服務業快速發展將大大促進中產階層的發展和壯大。盡管我國目前中產階層占人口比例只有25%左右,但隨著服務業吸納就業和創造收入的能力不斷上升,估計到2020年中產階層的比重可能達到35%~40%左右。“十三五”如果我國服務業就業比重達到50%以上,服務業就業的人口將不少于4億。
5. 形成綠色增長和綠色轉型的新常態
(1)以服務業主導擺脫對重化工業的路徑依賴
第二產業對環境污染的強度要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主要原因在于發展工業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并且消耗強度遠遠大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要從根源上治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僅靠壓低過剩產能、降低能源消耗是不夠的,客觀上需要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只有通過提高服務業占比,才能有效地擺脫經濟增長對重化工業的路徑依賴,形成綠色發展的新常態,改變經濟增長對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的嚴重依賴。
(2)以服務業主導緩解資源環境的約束
一方面,提高服務業占比對節能的作用明顯。初步測算,如果第三產業占比從46.1%提高到55%,以2012年GDP總量估算,能耗總量將從36.17億噸標準煤下降到27.65億噸標準煤。這意味著,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一年將節約4.56億噸標準煤,下降幅度達到14.16%。
另一方面,服務業對減排的作用同樣顯著。初步測算,如果第三產業占比從46.1%提高到55%,以2012年GDP總量估算,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將從2117.6萬噸下降到1731.41萬噸,減幅達到18.23%。
(3)以服務業主導引領綠色發展的新格局
我國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帶有服務型消費引領經濟結構升級的突出特征,由此降低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將逐步實現由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和低廉的環境成本向注重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環境友好的增長模式轉變。這將為全球減排目標的實現創造積極條件,走出一條以較低的資源環境代價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新路子。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