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沈一車床廠軸杠雜件加工車間張恒,1986年出生,別看歲數不大,可卻是一位有著10余年車件經驗的“老師傅”。張恒的專注嚴謹是在車間里出了名的。也正因為這樣的性格特點,同齡的工友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傻軸小伙”。
在工友的眼中,張恒很“傻”。不同于大多數80后給人的嬌嗔印象,張恒肯吃苦、肯付出,身上有股子韌勁。同樣的條件,別人不會干的,張恒一定是第一個學會的;而別人不愿意干的活兒,張恒一定是第一個沖上去干的人。“肯干、會干,而且干得非常好”,是工友對他最多的評價。
張恒所在的生產線,不但加工工件單一,而且勞動強度大。當工友紛紛絞盡腦汁想辦法離開這條生產線的時候,張恒卻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0年。本來張恒有機會調到數控機床生產線,可他偏偏放棄了這個機會。張恒說,“大家為什么不愿意干?就是因為這里不好干。能不能把‘不好干’變為‘好干’呢?我愿意試一試。”
就是這樣的想法,讓張恒選擇留在主軸加工線。為了把主軸加工得盡善盡美,張恒付出了許多。他放棄了業余時間,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鉆研技術上,不斷琢磨,不斷練習,努力提升技能水平。業精于勤,如今其他員工加工主軸螺紋一天最多加工20件,而張恒能加工30件。上工藝堵找正,別人需要用銅錘多次,而張恒只需一下就能達到工藝要求,車間里,沒有人不佩服這個刻苦鉆研的“傻小子”。
“人如其名,只要是張恒認定的事兒就一定會堅持到底。”工友都這樣說,張恒很“軸”。跟所有的80后一樣,生活中的張恒愛說、愛笑,愛動、愛鬧,身上永遠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可一走上生產線,張恒就好像變了一個人,緊鎖眉頭、不茍言笑,工友常開玩笑說,張恒工作起來很“軸”。每當這時,張恒都會說,其實大家這是夸我工作嚴謹認真。
“在工作中學習。”這是張恒的座右銘。遇到不懂的地方或是生產一個新產品,他總會主動向前輩和工友虛心請教。這種積極進取、虛心學習的精神,使張恒在單調的生產線上成長為一名車工能手,并在全市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摘得了技術大王的桂冠。
怎樣練就一手“精尖”的車件技術是張恒一直思考的問題。他常想,好技術能夠提高效率,還能為企業減排增效。張恒一有時間,就跑到生產線上,鉆研技術革新和崗位創新方法。在加工CA6140B主軸精加工工序中,原方法是用七把刀具,兩個刀架臺,加工效率非常低,且來回換刀架也影響加工精度。“難道就沒有更科學、合理、高效的方法了嗎?”張恒暗暗思忖。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并結合工作經驗,張恒提出用4把刀具、一個刀架臺的新型加工方式。一經嘗試,大獲成功,不但保證了加工精度,同時也節省了大量刀具,降低了生產成本。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