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歐美國家率先提出工業4.0以及智能制造概念后,全球制造業正掀起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與此同時伴隨著移動互聯、云計算等通訊技術逐漸落地,基于智能終端的互聯互通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也為全球制造業發展提供探索新方向。
面對互聯網時代新的產業發展背景,海爾積極探索實踐以互聯工廠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模式。目前,海爾率先建成全球首個家電行業智能互聯工廠——沈陽冰箱工廠,通過打造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搭建信息化、數字化信息系統,率先形成企業與用戶需求數據無縫對接的智能化制造體系,實現內外互聯、信息互聯、虛實互聯三大互聯,滿足用戶個性化、碎片化需求。
內外互聯:用戶成為生產產品的“指揮官”
體驗經濟時代用戶對個性化產品的追求,決定了制造企業應將精力投放在最大程度滿足用戶個性化體驗上。為此,企業應打破原有的創新思維,打開企業生產大門,讓全球用戶從原先只參與產品購買環節轉變為參與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等全過程中,即讓用戶成為新品研發制造的“指揮官”。
目前,海爾互聯工廠就按照這一邏輯向前推進,通過搭建信息智能交互平臺,實現了用戶、工廠、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互聯。與用戶互聯后,用戶可通過線上平臺下單,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冰箱的顏色、款式、性能等,這些信息可直接傳送到生產線工位,輸入個性化定制需求。與供應商互聯后,供應商都可無障礙參與產品及方案的前端設計,交互出一流的模塊、一流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實現產品迭代引領目標。
信息互聯:為工廠植入自主思考“大腦”
在智能時代,工廠的運行規則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傳統工廠只是在人的操作下進行來料加工,一旦離開人的操作與管理,工廠就失去了創造價值的能力。但在海爾互聯工廠內,隨著機器設備的高度自動化及無線網絡的覆蓋,工廠具備了自主“思考”能力,工廠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生產、自驅動、自運行。
該工廠最典型的信息互聯案例就是U殼智能配送線,該配送線顛覆傳統的工裝車運輸方式,在行業首次實現無人配送情況下,點對點精準匹配生產和全自動即時配送。在這里,傳統一百多米長的生產線被四條十二米長的智能化生產線所替代,幾百個零部件被優化成十幾個主要模塊,這些模塊可根據用戶不同需求進行快速任意組裝,生產個性化冰箱產品的速度可以秒來記。
虛實互聯:虛擬與現實世界無障礙“對話”
虛實互聯,主要是應用虛擬仿真系統及信息技術實現虛擬與現實世界的互通互聯,具體而言是通過虛擬仿真系統獲取3D模型,自動檢測生產全流程。該項技術不僅可以應用生產環節的虛擬仿真,也可以應用在物流仿真當中,有利于提前判斷并檢測出生產環節的紕漏、降低出錯率、規避生產風險等。目前,海爾沈陽冰箱工廠通過生產模塊化布局,單線產能、單位面積的產出翻番,物流配送距離也比原來減少43%左右。
市場情報分析機構CreativeStrategies公司總裁蒂姆?巴加林在《投資時報》刊文表示,全球產業將迎來萬物物聯的時代。作為全球制造行業的代表企業,海爾向世界展現了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動企業智能制造的新思路,通過打造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聯工廠體系,實現機器與機器、人與機器、機器與環境的連接,這種相互連接將創造出更具價值的全新智慧生活。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