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在荷蘭佩滕結束檢測。結果顯示,該成果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由中國自動知識產權研制的核燃料元件項目的成功。
據了解,該“高溫氣冷堆球形燃料元件”從生產設備到工藝等均由清華大學負責。此次在荷蘭接受檢測的燃料元件,是在清華大學核研院建成運行的年產10萬個球形燃料元件的中試生產線上生產完成的。
負責此次檢測工作的荷蘭核研究咨詢集團,以獨立、專業的核領域檢測試驗而著稱。此次檢測試驗從2012年9月8日開始,5個隨機取樣的燃料元件在高通量反應堆內接受13個循環的放射性元素輻照,共351個滿功率天。燃料元件中心平均溫度達到1050攝氏度,最高燃耗達到每天11.3萬兆瓦,高于反應堆實際運行時燃料元件的最高消耗。裂變氣體釋放率維持在10的負9次方的水平,遠優于設計指標。
“高溫氣冷堆燃料元件”由超高純度的石墨包裹成球狀,直徑約6厘米。石墨球中密布約1.2萬個微小的包覆燃料顆粒,每個小顆粒直徑不到1毫米,有熱解碳層、碳化硅層等多層包覆,保護著二氧化鈾燃料核芯。這種層層包覆的技術和工藝,是實現高溫氣冷核電站固有安全性的重要技術基礎,可防止核燃料放射性擴散。
資料顯示,高溫氣冷堆是具有四代核能安全特性的新型反應堆,目前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我國目前正在山東榮成建設全球首座20萬千瓦級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該工程2012年底開工,土建部分施工已經完成了2/3,計劃今年6月底開始進行核島設備安裝,到2017年底實現發電。
為了向該示范工程提供燃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燃料元件生產線項目。該項目位于內蒙古包頭,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30萬個球形燃料元件,采用清華大學核研院提供的關鍵技術,由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生產線自2013年3月正式開工,已完成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2014年12月10日,基體石墨粉工藝試驗啟動,燃料元件生產線逐漸轉入生產階段。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