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來自國家層面的兩大產業支撐政策令風電業界為之一振:年中,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海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2017年以前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含稅),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含稅)。年底,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總容量1053萬千瓦的44個海上風電項目被列入開發建設方案。
在湘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柳秀導看來,上述支撐政策出臺必將推動我國海上風機制造技術的發展與進步,2014年被業界稱之為海上風電“元年”恰如其分。未來五年,海上風電必將迎來一輪發展熱潮,湘電將把握好機電一體化的制造優勢和最先進的技術優勢,努力成為國際頂級的風電設備制造商、風電場整體方案解決商。
產業政策令人振奮,湘電在海上風電領域也是亮點頻頻。今年11月份,湘電拿到了中國首個商業化的海上風電場訂單——福建莆田平海灣一期50MW海上風電項目,采購10臺5MW永磁直驅型海上風電機組,合同金額達3.93億元。12月份,“海上風力發電技術與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學術委員會在湖南湘潭召開,來自全國風電、電工行業和高校、研究院所的專家,對湘電的海上風電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
“追風”20年“國家隊”名副其實
由湘電集團所屬上市公司湘電股份承建的“海上風力發電技術與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由國家科技部授牌,是我國惟一一個海上風電重點實驗室。擁有70余年發展歷史的湘電被譽為“中國電工產品的搖籃”,創造了1000余項“中國首創”的電工產品。
湘電“追風”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90年代初。1995年,由湘電研制成功的我國第一臺大功率FYF-315/4型風力發電機,在“95國際北京風力發電設備展覽會”上一枝獨秀,原機械工業部、電力部主要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隨后,使用了該系列風力發電機的風電機組安裝在我國首個、亞洲最大的新疆達坂城風力實驗發電廠,引發了業內關注。
進入21世紀,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生效,節能減排成為世界各國一致的行動。中國政府加大了對風電等清潔能源的扶持力度,風電企業研制關鍵核心技術和新材料、新工藝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大批自主創新企業也進入了風電發展的“黃金期”。
湘電積極與國際上各大風電領域的知名設計、咨詢機構進行相關技術領域的廣泛合作,發揮上市公司平臺優勢募集發展資金,大力推進風電產業化技改項目,組建風電和新能源企業,引進鐵姆肯等國際戰略投資者,組建國內風電產業聯盟……通過一系列動作,實施穩扎穩打的戰略步驟,逐步解決了企業的融資、技術、市場等產業發展瓶頸。風電產業從單個、小批試制的格局,逐步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發展格局。
從2005年形成產業化至今,短短幾年間,湘電風電整機設備裝機總量進入全國前5位,綜合技術實力進入前3位。被國家發改委批復為風電產業化基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家隊”。湘電還先后獲得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能源風力發電機研發(實驗)中心、海上風力發電技術與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榮譽,在國內乃至國際風電行業擁有了較強的“話語權”。
海陸聯動決勝海上
制造行業有句俗話: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標準。湘電風電產業發展始終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力爭成為風電行業技術標準的制訂者、引領者。
在選擇發展戰略和技術路徑時,湘電前瞻性地發現了風電產業從陸地走向海洋的必然趨勢、稀土永磁等新型材料優勢、永磁直驅型風機的結構和技術優勢。根據當前世界最新的風電整機及關鍵部件標準和永磁直驅機組的特點,來制定和建立適合中國國情、風場資源環境要求的企業標準,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MW及以上大功率風電整機產品。
依托“海上風力發電技術與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平臺,湘電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以及省科技重大專項;在海上風電技術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多項國際、國內專利;公司主持制訂國家、行業風電標準12項,在大型海上永磁直驅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5MW永磁直驅海上風電機組攻克了整機集成技術、專有單主軸承永磁發電機設計技術、冷卻系統及防腐防潮設計技術、大功率高葉尖線速度的復合材料葉片等難關。
大型永磁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相較于傳統風電機組,去掉了齒輪箱,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護便利、可利用率高等顯著特點。與標準電機相比,損耗和綜合運營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應用在海上風電等重大裝備領域,大幅提升了我國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大國的整體形象。
目前,湘電已開發出13種規格的變速恒頻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11個型號的永磁風力發電機、2個型號的電勵磁風力發電機、16個型號的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覆蓋了1.5MW、2.0MW、2.5MW、3.0MW、3.2MW、5.0MW、6.0MW等世界主流標準、全系列機型,累計為國內外客戶生產供應風電產品10000余臺套。
湘電將稀土永磁直驅型風電機實現產業化、輕量化、規模化應用,成功地闖開了國際、國內市場的大門。2007年11月,中國首臺永磁直驅2MW風電機組成功下線;2010年10月,全球首批2套5MW永磁直驅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1套出口歐洲,安裝在荷蘭Wieringerwerf國家試驗風場,1套安裝在福建福清沿海工程項目;2012年初,湘電簽下德國海上風電訂單7500萬歐元。另外,湘電還拿到了出口法國、伊朗的風電訂單。在國際市場上,以荷蘭的5兆瓦樣機產品為例,單臺風機可利用率達到95%以上,年發電收入達190萬歐元;在國內市場上,以湘電新能源湖南郴州三十六灣風電場為例,運營2年來,累計為當地電網輸送電量1.3億千瓦時。
湘電風電產品可靠而強大的發電能力,推動了清潔能源事業,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受到了用戶的青睞。
海上風電“元年”瞄準“十三五”
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海上風電建成裝機容量42.86萬千瓦,僅占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的0.5%,距離國家提出的“十二五”期間裝機500萬千瓦目標,差距較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海上風電技術、制造、運營難度非常大;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較長;國家產業支撐政策不足等。 而隨著海上風電價格政策出臺,以及國家對海上風電未來5年的規劃,其裝機規模相當于建設一個海上“三峽工程”。海上風電大幕開啟,國內外風電“大佬”聞風而動,但湘電在海上風電領域形成的“話語權”已經不可撼動。
在世界最大規模的風能展會之一——2014北京國際風能展上,湘電共展示了4類風電產品:5兆瓦系列超大功率海上直驅風力發電機組,XE112/116-2000型適用于超低風速區域的2兆瓦智能型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1.5~6MW系列風電用雙饋發電機,偏航電動機等。湘電獨特的系統集成能力、多樣化的產品線吸引了海內外客商的目光。
今年10月,湘電集團董事長柳秀導陪同湖南省省長杜家毫考察了歐洲荷蘭的Wieringerwerf國家試驗風電場和荷蘭湘電達爾文公司。湖南省委、省政府堅定地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和“兩型”產業的發展,非常支持湘電這樣的高成長性企業,看好海上風電未來發展的良好勢頭。柳秀導對此更是信心滿滿:“海上風電,首看湘電;湘電風電產業,首選永磁直驅!”
根據風電行業的發展特點,湘電創新了多種商業模式,如聯合大型電力設備商、電網公司聯合開發電勵磁、無刷勵磁等新型風電產品,定向開發特定市場;針對我國南方地區低風速、雨季長等特點,開發新型低風速產品;投資建設風電場,目前在湖南、云南等省份建設十幾個風電場,預計總裝機容量達350MW以上。公司還與GE公司、通用電氣、鐵姆肯、日立(中國)、東元西屋、阿爾斯通、ABB、力拓等世界500強企業進行產業合作;走向海外,收購荷蘭達爾文公司、美國斯特林公司等,進一步拓展歐洲、北美的風電等新能源市場。
湘電在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的成功布局,推動了企業的轉型升級、推動了企業邁向國際市場。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柳秀導表示,湘電將以“電傳動”為核心產業優勢,以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為龍頭,以領軍中國電工裝備制造業為愿景,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以上,實現湘電持續健康發展。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