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能源汽車是一次產業革命,我們不能用傳統思維來理解他。
比如,我們如果用加油站的思路建設充電樁,那可能就與汽車自由的本質南轅北轍了,每部車充電需要3-6小時,為了充電而充電等待幾個小時,那就沒有買汽車的意義了!
TESLA對EV充電的定義很好,叫目的地充電,非常貼切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習慣,充電樁必須建設在EV車主的行車目的地上,在目的地充電,充電時間與車主在目的地事務性時間共享。
另外車主在地圖上發現有一個充電樁,就開過去了,結果充電樁是有,可是被占用要等2小時,無效信息,傳統加油站不需要考慮排隊信息,因為每部車加油時間3-5分鐘排隊時間被忽略了,充電樁不僅需要地理信息還更需要狀態信息,這必須借助移動物聯網技術,也就是說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不開移動物聯網技術。移動物聯網技術可以極大提升電動汽車的使用體驗。比如我們可以在出發前輸入目的地,導航會自動根據目的地是否有充電樁及狀態信息,計算給出我們的出行計劃。
最近關于電動汽車與充電樁發展孰先孰后問題討論很激烈,表面好像是雞與蛋問題很糾結,如果真正理解了目的地充電原則,實際一點不難,一定是先有車,根據車主目的地配置充電樁,待充電樁完善到一定規模時,反過來再刺激電動車的消費。那么怎么定義目的地呢。
私家電動車第一個目的地一定是住宅(各住宅小區)。
其次第二目的地為車主工作的企事業單位。
再次第三目的地為車主社會活動場所(商場,酒店,醫院...)。
在路邊建設如加油站般的充電站而沒有實際目的地意義的充電樁將毫無價值!
對于三個層級目的地充電樁建設推廣意見
關鍵點在第一層級目的地,社區要無條件為EV車主建設充電樁,車主第一層級目的地基本充電需求若無法滿足,電動車將很難推廣。這里也需要智能微電網技術協調調度充電樁與傳統社區電能分配問題,社區充電樁的能量流要服從社區微網的能量調度。
第二層級車主工作目的地充電需求,相信車主單位會積極配合。
第三層級車主社會活動目的地,鼓勵商業單位為了招攬新興客戶群積極建設。
最后,唯一充電樁首選直流快充,個人認為一個沒有閃充功能(1小時充滿80%)的電動汽車目前是沒有太大商業吸引力的。
其次是每部車配置一個交流慢充,每3-5慢充配置一個直流快充。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