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電機)設計制造、單機容量為85兆瓦的我國首臺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藏木水電站機組投產發電儀式在西藏舉行,哈電機設計制造的這臺機組,以穩定、高效的性能,受到包括西藏自治區黨委、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客戶,以及參建方的一致好評。相關專家興奮地說:哈電機讓西藏“天河”上升起了新的曙光。
精益求精:打造優質工程
哈電機董事長兼總經理邱希亮作為惟一的廠家代表,應邀參加了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儀式。當看到機組旋轉起來,將源源不斷的電能送往千家萬戶,他激動地說,能夠參與雅魯藏布江上首座大型水電站機組的設計制造,實現祖國賦予我們的使命,為各族人民帶來光明,這是哈電機的榮耀!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哈電機制造的這臺機組正式發電后,標志著總投資達96億元的藏木水電站開始有所回報,并將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極大緩解西藏中部的缺電問題,也將為當地各族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該機組正式發電,成為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由10萬千瓦級水電站到50萬千瓦級水電站的標志性工程,標志著我國對雅魯藏布江干流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邁入了實質性階段。
藏木水電站是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干流上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西藏自治區“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的重點能源項目,位于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境內,距拉薩市直線距離約140千米,設計年發電量約25億千瓦時,同時兼顧生態環境用水要求。該電站將安裝6臺單機容量為85兆瓦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電站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哈電機提供其中的3臺套機組。
藏木水電站號稱西藏的“三峽工程”,合同要求高而且嚴格。為了將該電站打造成為國家優質工程,從合同簽訂后,哈電機就將藏木水電站機組列為重點項目,從產品設計開始,在機組結構及各項材料的選擇上,做了充分研究和比較,通過優化結構、合理布置、嚴謹計算,為機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做好了保證。所有參與人員更是不畏艱辛,本著“誠摯、高效、滿意、優質”的服務理念,推進機組的制造及安裝進程。
哈電機領導早在2012年7月就多次到藏木水電站檢查、指導安裝工作;陸續派出有豐富經驗的安裝、焊接工藝、發電機工藝、半成品試驗、自動化調試等方面的專業人員,持續在電站指導機組安裝工作,協調解決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工程監理一起測量、驗收安裝數據,為1號機組的順利發電提供了保證。
高原反應:艱苦不言辛苦
藏木水電站海拔高度325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水電站。現場服務人員剛到電站時,由于缺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哈電機駐工地總代表鄒豐軍還清楚地記得剛來到電站時的情景,當時沿江公路還沒有修好,只能乘車翻越海拔5000米的高山,引發了強烈的高原反應。當時他只有一個想法,堅持、再堅持。到達工地后,只能住在活動板房內。天氣最熱的時候,活動板房內溫度達到40多度。西藏夏天的中午紫外線輻射強,人走在路上,脖子曬得生疼;西藏冬天的空氣十分干燥,高原的影響無處不在。一向把日常工作做得井井有條的哈電機工地代表王雪松,個人物品卻常常丟三拉四,幾次之后終于承認是自己“忘事兒”了,這也是大腦供氧不足產生的癥狀。
哈電機工作人員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堅持工作。面對西藏地區海拔高缺氧、紫外線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的艱苦環境,哈電機現場服務人員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言辛苦,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抱著對哈電機負責,對業主負責的態度,積極協調,踏實工作,為藏木水電站建設提供著優質的服務,貢獻著全部力量。
據悉,哈電機提供的另外2臺機組將分別于此后不久投產發電。為此,邱希亮表示,在后續機組的生產、工地服務中,哈電機將會一以貫之,為國家電力資源的儲備,為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延伸閱讀西藏自治區發改委能源辦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0月底,西藏電網裝機容量148萬千瓦。藏木水電站6臺機組2015年全部投產發電后,將占據西藏目前全區電網裝機容量的34.46%。西藏年均水資源量4482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20136萬千瓦,占全國的29%,居全國首位,但目前水電開發還不到西藏水電技術開發資源量的0.5%,是中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和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接續基地之一。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