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一批空間機械手的遙操控傳感器、力反饋的手柄等裝置正在進行地面驗證實驗。目的是測試未來在地面以及在空間站艙內是否能夠對長長的機械手臂進行精準而有效的控制。
在今年的南京市科協青年學術年會“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會場,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宋愛國教授做了“人機交互式空間遙操作機器人技術研究進展”報告, 記者了解到,未來中國空間站的三個大型機械臂的遙操作控制、力反饋手控器制及手柄、虛擬預測環境建模、人機交互的控制臺以及六維力傳感器等技術都由東南大學負責。
目前的天宮一號屬于低軌運行,它的運行軌道在100公里到200公里,而未來空間站的運行軌道將會達到300公里,因此對于遙操控的要求也更高。而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是“組裝”起來的,先會發射核心艙,然后會再發射兩個實驗艙對接在一起,最后空間站的“尾部”留給“飛船”停靠對接。正是因為這樣,需要有機械手臂進行精準的控制。而為機械臂“保駕護航”的遙操作傳感系統就是宋愛國及其團隊研究的。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