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國際機場,正在等待裝機的貨物
重慶的天空上,密布著一張連通世界的網。
2006年1月,重慶到曼谷、吉隆坡的國際貨運航班首航,標志著重慶有了第一條國際(地區)貨運航線。8年以后的今天,江北國際機場定期全貨運航線已達19條。
按照渝北區提出的臨空物流樞紐建設任務,將重點打造依托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力爭到2020年年快件處理量達到8000萬件、國際貨物吞吐量達到50萬噸以上。作為建設臨空都市區三大支撐平臺之一,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將從現在的19條國際貨運航線起步,把重慶與世界的距離越拉越近。
貨郵吞吐量累計增幅第七
11月5日下午5點,一抹夕陽灑在江北國際機場的玻璃窗上。貨運站門口的小廣場上,十幾輛滿載的大卡車一字排開。卡車上,裝載的全部是重慶造的筆記本,它們經過20多個小時“騰云駕霧”的旅程,將飛到歐美國家的商場里。
在江北機場國際航空貨運站,卡車司機張林開著載滿筆電的卡車駛進了國際貨運站。張林是重慶智鑫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員工,他每天下午都會把西永微電園的筆記本運到機場。目前,重慶有十多家從事筆電航空貨代的公司,它們將筆電運到機場,再搭上江北國際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班,飛往世界各處。
經過層層嚴格的安檢,記者來到對航空貨郵登機前最后分撥的打板間。貨運站工作人員陳明軍指著打包成坨的筆記本對記者說,“那些是剛剛打好板的,就等著晚上12點裝進貨機,20多個小時空運后,它們就會出現在北美、歐洲等市場上。”
昨日,記者從重慶機場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今年1~9月,貨郵吞吐量21.4萬噸,航線運輸飛行起降17.7萬架次。貨郵吞吐量累計增幅居于全國第七位,起降架次累計增速居于全國第五位。其中IT產品表現搶眼,空運量達4.4萬噸,同比增長16.77%。
定期全貨運航線達19條
來自江北國際機場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機場定期全貨運航線達到19條,包括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科隆、芝加哥、新加坡等。機場運輸生產保持高位增長,讓政府部門看到了更廣闊的經濟發展前景,這是建設國際物流分撥中心的初衷。
按照《中共重慶市渝北區委關于加快建設臨空都市區的決定》,臨空物流樞紐建設任務中,規劃的國際物流分撥中心總面積約13平方公里,涉及機場控制區、保稅港區和渝北區,由航空貨運、航空分撥、保稅倉儲、空鐵聯運、城市配送、物流總部六大功能區組成。
據渝北區發改委副主任張維介紹,依托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渝北將全力打造國際快件集散中心、歐洲商品分撥中心、進口生產資料保稅展示交易中心、主城最大城市配送基地,力爭到2020年年快件處理量達到8000萬件、進口商品貨值占全市50%左右、配送物流貨值占主城40%以上、國際貨物吞吐量達到50萬噸以上。全力構建“國貨銷全球、全球貨進中國”的空中主通道和“國貨銷歐洲、歐洲貨進中國”的陸上主動脈,努力把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建設成為西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重要的物流樞紐和關鍵的物流節點。
三問國際物流分撥中心
憑什么?
全球四分之一筆電要從重慶運走
在張維看來,今年3月3日,重慶代表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將重慶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海上絲綢之路樞紐、長江經濟帶建設樞紐,“一起點兩樞紐”的戰略定位,對貨物大進大出的物流通道建設提出了迫切需求。
“重慶是全球最大的筆電基地,產量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重慶筆電走航空和水運的份額占到了80%以上,客觀上需要進行大量的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分撥與集拼”。張維對記者表示,江北國際機場與重慶兩大集裝箱港—寸灘港和果園港,直線距離分別只有11公里、17公里,目前可通過渝鄰高速、繞城高速串接,多式聯運優勢明顯。同時,重慶、成都分別位列中國大陸10大消費力城市排名的第5、第7位,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具備生產型物流中心和消費型物流中心的基礎條件。
為什么?
6.8萬億美元航運市場待挖掘
在世界著名臨空經濟專家卡薩達教授觀點里,空運被看做是海運、運河和水運、鐵路、高速公路后的第五沖擊波。
一組數據印證了國際物流分撥中心的市場前景。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2014~2018年航空業展望報告顯示,2014年預計有超過價值6.8萬億美元的貨物將通過航空運輸,占總運輸貨物價值的35%。在未來的五年間,國際貨運量預計將保持4.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到2018年,美國、中國和阿聯酋將分別增加超過100萬噸的貨運量。
在不少臨空經濟專家看來,面對誘人市場大蛋糕,國際物流分撥中心的規劃可謂捷足先登。
怎么辦?
打造“一鏈一網一平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表示,要建成一個完整的航空物流鏈,需要加強航空物流服務點網絡化建設,力爭建成“一鏈一網一平臺”,即地空一體化的航空物流全程運輸鏈條,由新技術支撐的智能感知網,和集物流信息采集、傳輸、集控和應用為一體的智能信息平臺。
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建議,未來需要改變當前多段經營與運輸的局面,將各個散落的環節都連接起來,并加強與公路、寸灘港、果園港等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開展多式聯運,取得海關、檢疫等方面的支持,盡可能縮短流程和時間。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