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湖南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體會議,繼續審議有關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參加了審議。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在會上做了題為“用市場推動大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言,希望國家運用市場的手段,與企業協同健全縱向產業鏈、打通橫向產業鏈,從而實現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的目標。張高麗副總理認真聽取了詹純新的發言。
詹純新首先在發言中談了對裝備制造業現狀的感受:“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大產業。從橫向看,分支多,服務面寬,上可航天航海,下可耕田犁地;從縱向看,任何一個分支,也都是一個從零部件到主機產品的完整產業鏈。面臨轉型升級,裝備制造業要爬全球價值鏈高端的這個‘坡’,過核心技術的這道‘坎’。但我們在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都遇到了一些問題。”
隨后,詹純新進一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進行了分析:“目前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縱向發展不均衡,制約了產業向高端升級。”他指出,“裝備制造業的分支產業鏈發展現狀是:主機企業出現了一批龍頭企業,有規模,其中不乏百億、千億級企業,有的甚至在全球有品牌、有地位、有話語權;但為之配套的企業大多還是創業型、中小型企業,它們處于產業鏈底部,規模較小,技術較弱,裝備較差,沒有能力自我升級,難以支撐產業向高端突破;為主機配套的擁有關鍵技術的核心零部件,占有高附加值,但大多數卻要從歐美企業采購,成為了制約產業向高端升級的瓶頸。以工程機械為例,3家中國企業已進入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十。但為之配套的國內企業盡管數量很多,但是能力都比較弱,高端的液壓件、密封件、傳動件、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還大多依賴進口。要實現產業升級,就必須在產業鏈上實現均衡發展。一方面要對中小配套企業的能力進行提升,重點培育一批強、精、專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要對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進行有效投入,填補產業鏈上的空白。”
“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橫向資源不共享,制約產業加快升級”。詹純新繼續講到,“對大裝備制造業來說,材料、機械、電氣、液壓等學科都屬于行業共性技術。對這些共性技術進行基礎研究與延伸開發,能夠使大裝備制造的各分支行業共同受益。但因為長期以來形成的條塊分工,缺乏對共性技術的聯合研發和成果共享。比如,我們的航天工業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我們的農業機械在深翻、收割等方面與世界高端農業機械卻還存在一定差距。要做到共性技術共同受益,就要有 ‘大裝備制造’成果共創共享的整體思路,從橫向打通產業鏈。”
詹純新在發言的最后提出了對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兩點建議:“一是建議國家以入股的方式,按市場原則,和企業共同投入組建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的股份公司,在縱向上補齊產業鏈短板。二是建議建議國家制訂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合適的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組建跨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聯盟,從橫向打通產業鏈,加快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并指出:“如果國家能在縱向的核心關鍵零部件技術和橫向的共性技術這兩個重點領域作必要的引導,就能在市場中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指出:“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鼓勵通信、鐵路、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 這凸顯出本屆政府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重視。而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在前幾年國內投資的強力拉動下,也曾加速向世界強國邁進,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但,隨著最新一輪全球經濟波動和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到來,這種差距有再次擴大的危險,詹純新的發言無疑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突破自身發展瓶頸、整體提升、邁向世界一流水平指出了一條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道路。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