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已經集聚入駐機構120多家,開拓國際渠道1000多條,組織高端技術轉移、國際交流、行業交流等活動150多場,服務企業2000多家次,完成國際技術轉移項目轉移和落地154項。這些令人驚嘆的數字標志著成立三年的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為國內技術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為國外技術走進來搭建了橋梁。
位于中關村鼎好大廈的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通過物理集聚、資源匯集,為跨國技術轉移搭建平臺、提供空間承載,吸引知名機構入駐,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合作伙伴,為技術轉移供需雙方提供協同服務,探索技術轉移服務新模式。北京市科委直屬單位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主任黃平介紹,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以“服務平臺”為定位,帶動入駐機構與國內外高校、企業、研究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幫助企業和機構拓展國際市場,成為國內外技術轉移及創新交流的橋梁。
入駐其中的北京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充分利用北大的資源優勢參與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在技術轉移新服務模式的探索中逐漸形成了通過“成果挖掘+孵化平臺+投融資”的新模式,通過設立項目孵化基金,將國際先進高新技術成果引進北京、服務北京、輻射全國。其中僅北京市科委就向該基金投入3500萬元。這種新模式的成效顯著,通過基金引進的應用于臨床醫療透視檢測的新一代DHD-OCT光學相干層析成像儀技術,其成像精細度和穿透生物組織的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國的技術空白;同時也對全國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轉化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僅過去一年,北京大學已從國外機構獲取技術130多項,其中近1/3的技術轉移項目成功落地中國。
除了鼓勵國外技術成果“引進來”,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也為國內技術“走出去”提供了快速通道。入駐機構北京弘順國際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在埃塞俄比亞的實地考察與調研,了解到該國在農業土地遙感信息監測、糧食產量提高及發電照明等領域的技術需求十分迫切。弘順國際整合了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5家中國頂尖研究機構的土壤調查及分析、地下水普查、農作物產量預估、農產品深加工和循環再利用、多功能氫發電機等領域先進實用技術,為當地政府提供了全方位的整套技術解決方案。同時,弘順國際通過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的國內外各種渠道融資,為該技術方案籌集了2000萬元資金,以保證該技術服務方案順利實施,推動我國實用技術走出國門,帶動當地的產業提升和發展。
作為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主要發力點,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在加速推進全球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的同時,也將北京的知識經濟向全球拓展,幫助越來越多跨國技術合作項目在首都轉移和落地。作為國際技術轉移的標志性區域和鏈接全球創新資源與跨國技術轉移的重要橋梁,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無疑對提升首都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影響力以及發揮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