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盟與美國政府已經對中國近一個多月以來進行的汽車行業反壟斷提出了質疑,但也沒能擋住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反壟斷的熱情。如同股市的單邊行情一樣,汽車行業的反壟斷已經從制造到經銷、從橫向到縱向如火如荼地在中國大地上展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相關章節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是反壟斷的對象。利用優勢地位進行渠道控制和在經銷環節掌控成本與利潤空間,是本次汽車行業反壟斷具體案例中多次被提及的原由。
實際上,2005年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工商總局發布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規定,汽車供應商應當制定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網絡規劃,國內汽車經銷需取得整車廠授權,并向商務部和工商部門備案。該辦法在規范市場的同時,強化了整車廠在整車銷售和零部件供應方面的主導權,相關經銷商則處于被動的弱勢地位。由于這一管理辦法的出臺,實際上已經為汽車制造商在市場渠道中使用各種壟斷套路埋下了伏筆。
在經歷了將近十年的漫長修訂之后,新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沒能在最需要的時候拿出來,不得不說是這次汽車行業反壟斷爆發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面對中國不少行業遭遇了國外的反傾銷調查和實施反傾銷措施,成立已有時日的國內各部委相關反壟斷、反傾銷的專業機構,在學習和觀察了多年之后,這一次利用汽車行業反壟斷的機會總算能走出來好好練一練手,從技術層面上看也可以說是一次大規模的實兵操練演習,對于今后對外貿易中的你來我往絕對會有深遠的意義。
即使從最為簡單的對手盤交易規則分析,在一些發達國家,乃至許多發展中國家頻繁發起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背景下,在人家紛紛拿你當對手的情況下,你即使不做任何反應也還是別人的對手,此時不拿出點作為對手的行動其實是有失尊嚴和平衡交易規則的。多項因素綜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此次反壟斷如此強烈的背后支撐。
既然是反壟斷,當然是哪里有壟斷就從哪里反起,而壟斷是不分國內與國外的。比如說,當前國內不少地方政府對于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新車準入的限制,對于清潔柴油乘用車上牌的限制,對于摩托車發展的限制等,是不是也是打著環保或其他旗號而施行的一種別樣的壟斷行為?這些都需要有關反壟斷部門明察秋毫,不要只顧反國外企業的壟斷而忘了自己家里面可能有更為可怕的隱形壟斷。
對廣大消費者利好的消息是,隨著汽車反壟斷調查的深入,一些豪華車和零部件價格以及維修保養費用已經或將會下降,中國老百姓將在被高消費了長達30余年之后迎來可能轉好的消費環境。作為普通的消費者,筆者也和其他國民一樣,盼望反壟斷不會也像“3·15”之類的事情一樣,以搞運動的方式匆匆結束,而是要形成長期的、常態的法律監督,把汽車業態的真實面暴露在陽光之下。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