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個月的準備和試運行,經過中外兩大專業機構聯訣主持的能源管理體系全面評審和認證,中遠集運順利獲得通過并拿到了中國第一張能源管理“綠色證書”。8月27日,全球知名的DNV GL船級社和中國船級社在滬同時向中遠集運頒發了“GB/T23331-2012/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標志著中國最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已邁上航運業低碳減排的新臺階,成為綠色航運的全球領跑者。
升級:從船舶能效計劃到能源管理體系
位居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中遠集運,管理和運營170艘集裝箱班輪、總箱位達80萬TEU,所經營的80條國際航線、11條國際支線,以及83條中國沿海航線和長江珠江駁船支線,在全球超過53個國家和地區及155個港口掛靠,年掛靠港次11650次,相當于全球最大港口的上海港全年船舶靠泊的艘次。在航運市場持續低迷下,節能減排、降耗增效既是攻堅突圍之策,也逐步形成了履行社會責任、生態責任的自我約束。
2011年8月,中遠集運首開船舶能效管理的先河,率先編制完成了國內首份“船舶能效管理計劃”,在通過中國船級社審核后,一年內在近遠洋和內貿內支航線所有船舶推廣實施船舶能效計劃,運用能效要素管理的手段,使年度能耗指標開始從高位回落。
船舶能效管理在全船隊實施兩年初顯成效,但中遠集運高層并不自恃與滿足。針對集裝箱班輪營運班期緊、周轉快,海域全覆蓋、時間全天候,燃油成本居高的特點,管理團隊將目光聚焦在挖掘降耗增效的更大空間。2013年9月,中遠集運與DNV GL船級社、中國船級社攜手合作,引入國際標準ISO 50001:2011和國家標準GB/T23331-2012,著手建構能源管理體系,通過管理“升級”再上臺階,形成全方位、全過程的剛性約束。
與聚焦提高燃油利用效率的船舶能效管理不同,“能源管理以‘能源’為核心進行控制和管理,組織通過能源評審識別主要能源使用、確定具體的能源目標指標和能源管理方案”,DNV GL船級社管理服務集團大中國區總裁康文煜認為,建立和形成能源管理體系,其系統性、綜合性體現在對能源消耗的過程控制,包括能耗計量與測試、能量平衡統計、管理評審、自我評價、節能技改、節能考核等,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目標的整體績效更大。
績效:從體系運行到節能指標翻倍
“航運公司的能源管理,其主要對象是燃油,主要環節集中在航線設計、船速控制、調度監督、燃油采購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主要用能設備是船舶的主副機”,中遠集運副總經理侯立平強調,能源管理的重點在于節能意識強化、能源管理制度設計和監督管理到位,其中能源管理基準選擇和監督測量更是重中之重。
據介紹,中遠集運能源管理體系運行采用的能源基準主要包括總能耗、燃油總消耗量、潤滑油消耗總量、單位工業總產值能源(萬元產值能耗)、燃油單耗(千克/千噸海里油耗)、以及不同箱位量船舶的燃油消耗限值標準等15項,同時,對包括EEOI船舶能效運營指數、經濟航速、船舶航速滑失率、貨載航行總里程(海里)、主機MCR功率、船舶平均航速(海里/小時)等24項相關績效參數,進行定期監控與分析。
在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制度安排下,近年來先后對12艘5100TEU船主機增壓器進行封堵改造,15艘萬箱以上船加裝自動切斷裝置;實行航線加船減速,通過控制船舶運行的合理航速減少能耗;優化航線設計,減少繞航往復,擴大節油成果;落實監控責任到人到點,實行船舶油耗跟蹤和監測。通過從岸基到船舶的經營節能、管理節能和技術節能舉措多管齊下,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燃油成本實現了可控。根據數據對比,2008年,中遠集運運力總箱位量為43萬TEU,年油耗量達283萬噸;2014年運力箱位量增至80萬TEU,今年1-7月,平均單箱運力燃油和滑油消耗同比上年分別下降了19.59%和31.68%,全年油耗量有望回落至238萬噸。船隊總箱位量增長近一倍,而油耗卻下降近50萬噸。顯現了能源管理的良好績效。
領跑:從船隊競爭力到綠色航運新名片
在全球加快減排步伐的倒逼下,航運業低碳減排已經從呼聲、議案進入具有明確操作性、強制性的實際行動。2013年,美西港口實施對所有進港的船舶采用低硫燃油由此前的20海里擴大到100海里;2014年1月,美國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區(簡稱ECAs)”除確立硫氧化物的排放限額和排放標準,還規定2016年后建造的船舶的排放不得超過其確立的第III級,同時將ECA適用范圍延伸至海岸線之外200海里,幾乎涵蓋了美國、加拿大、法屬領地、波多黎各以及美屬維爾京群島的沿海水域。
在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推動下,2015年起任何船舶進出波羅的海、北海排放控制區的燃油硫含量不得超過0.1%,或者廢氣排放必須經過凈化且凈化達到同等水平。2016年后,新造船舶的氮化物排放必須降低75%左右。而歐盟委員會正在建立的海運業二氧化碳排放監測、報告和核查系統,主要針對5000總噸以上停靠歐盟港口的大型船舶,并將航運業排放規范整合至降低溫室氣體(GHG)排放的歐盟政策框架下。
以節能減排、高效低耗為主導的綠色航運,正在成為航運業新的競爭力。“隨著節能減排的推進,能源管理的系統性、標準化對航運企業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包括市場化的碳交易等”,中國船級社認證公司總經理黃士元表示,能源管理體系與現有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管理體系等多位一體將推動航運經營、船舶運行和服務走上一個新臺階,這也會成為客戶選擇航運服務的新亮點。
能源管理體系打開了綠色航運新的窗口,但提升航運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更在于動態化的持續調整和改進。據了解,中遠集運與DNV GL船級社、中國船級社三方將通過長期合作,根據能源管理體系運行的實際狀況,每年定期進行年度審核,以滿足國際能源公約和規則、國家能源法律、法規和其他最新要求為基點,及時發現和整改體系運行過程的缺陷。
在綠色航運的路上,從近年來3E級船舶的誕生到低速航行、船舶主機設備技術改造等硬件的更新換代,節能減排正方興未艾,而隨著能源管理體系的引入,綠色航運正在成為中國航運業的一張新名片。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