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在與外國領導人的會晤中力推中國核電,促成中國核電企業相繼在英國、羅馬尼亞、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國獲得了項目機會。核電,也成為繼高鐵之后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走出去”的新品牌項目。這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核電閥門未來的發展趨勢包含了巨大的潛能。
2014年3月3日在全國兩會上,11位全國政協委會聯名呼吁國家支持中國核電走出去。
6月13日,在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
6月24日,國家發改委在召開的會議上表示,將加快步伐核準一批核電項目。在此之前,中央已經多次重申和強化“將適時重啟沿海核電”的必要性。
7月19日,中國和阿根廷雙方在18日簽署了“關于合作在阿根廷建設重水堆核電站的協議”。
…… 自去年到現在,關于核電建設實施和合作共贏的項目不斷推陳出新,沿海地帶的核電項目建設以及與其他各國關于核電項目的合作,都使得核電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而應用于核電方面的閥門產品亦水漲船高。其間所蘊含的巨大潛能,正如太平洋上水面下的冰山,看不見,但可以預想得到。
據相關人士表示,遼寧大連紅沿河二期、遼寧葫蘆島徐大堡一期、山東海陽二期、浙江三門二期、廣東陸豐一期和山東榮成示范項目,將優先得到發改委的核準。而在今年8月8日,漳州市環保局官網對漳州核電站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選址階段)信息進行了公告。這是福建的第三個核電項目,也是閩南首座核電站。
核電“走出去”將帶動核電閥門供應需求
據悉,核電“走出去”的戰略是指由中國去承包國外的核電建設項目。因為日本福島核泄漏問題,中國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已有三年有余,現如今,重新啟動核電項目,對于產業鏈上下游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
伴隨著核電技術的發展,核電的安全性與經濟性得以提升,中國也加大了核電投資力度,核電發展戰略由“適度發展”調整為“積極發展”。而隨著核電行業的快速發展,核電閥門的需求規模將不斷擴大。
而閥門作為一種耗材,其市場容量將隨著核電裝機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未來市場容量主要來自新增容量和產品更換兩個方面。據了解,一般核電閥門新增需求占核電設備總投資的5.2%左右,而閥門維修費一般占核電站維修總額的50%以上。一座具有兩臺百萬千瓦機組的核電站每年總維修費用在1.35億元左右,閥門維修、更換費用占核電站維修總費用的50%左右,達6700萬元/年。
根據2010年我國核電設備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計算,可測算出2011-2015年核電閥門的市場總容量為235.83億元,其中新增市場容量為183.35億元、維修更換市場容量為52.48億元。
據分析指出,在高層的推動下,核電已逐漸成為我國外交的新“名片”,預計未來我國與各國在核電方面的合作會越來越多,受益于國外核電的發展,核電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國產化核電閥門邁入國際平臺
近年來,核電站所需的核電閥門多數依賴進口。由于核電站的特殊性,對于核電閥門在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有較高的限制。這使得核電閥門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都有較高的規格要求。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核電站中,核級閥門的國產化率僅有4%。
而最近,國內國家閥門在研發核電閥門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不僅填補了國內關于核電閥門的多數空白,并且可與國外同品類的閥門一競高下。隨著核電“走出去”戰略,國產化的核電閥門也即將在國際平臺上精彩亮相。
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主蒸汽隔離閥樣機在德國AREVA實驗室進行了三次切斷試驗和一次補充試驗,流體阻斷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我國在核電站關鍵閥門上真正具備了設計和制造能力。
江蘇神通閥門研制開發的“第三代核電站用核安全級蝶閥”以及與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聯合研制開發的“第三代核電站用核安全級球閥”、“第三代核電站用核級氣動裝置”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并達到國外同類品先進水平。
今年7月,中核科技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DN800核二級主蒸汽隔離閥順利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樣機鑒定。DN800核二級主蒸汽隔離閥的順利研制,確保了各項參數滿足現有壓水堆核電站以及三代核電技術主蒸汽隔離閥的要求。
一方面核電項目走出國門的步驟日益頻繁,帶動核電閥門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國內關于核電的閥門需求穩步增長。這兩方面的因素都將會帶動核電閥門需求量逐步增大。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