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暴發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投入巨資和熱情推動能源技術革命,積極搶占綠色能源技術的制高點。近年來的實踐日益清晰地表明,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的能源技術革命最有可能引發新工業革命,并漸露端倪。在這一背景下,積極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氣候變化都意義重大。
從工業發展史看,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的革命往往是工業革命的起源,能源利用方式和種類的變化被認為是工業革命的核心。18世紀瓦特改良蒸汽機,使能源利用方式由生物能源過渡到煤炭,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由電力的廣泛應用推動的。當前,建立在傳統化石能源工業、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基礎上的工業文明已經難以為繼。可以說,能源利用和開發方式走到了不得不革命的邊緣。
實際上,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已經出現。從供給方看,頁巖氣、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可燃冰、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從需求方看,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意味著消費者與能源生產環節的緊密結合,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斷提高則保障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整體而言,新的能源技術革命以綠色低碳為發展理念和方向,它在帶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革命的同時,也將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生產消費模式的重大轉變,并產生許多新的需求。
從我國的實際看,需求方對能源技術革命更顯急切。例如,在霧霾頻發的背景下,為滿足東部的能源需求,尤其是電力需求,需要核電和西部的電力支持;而治理全國性的環境污染,潔凈煤技術、煤炭替代方案也是急需的技術突破選項。此外,需求方“軟性”的技術革命,如合理配置能源資源從而產生能源節約,這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能源領域的不少難題來說,技術性解決方案很多已經有了。因此,能源技術革命主要的挑戰還不一定是技術上的困難,而是如何將這些技術進行應用的挑戰。這需要技術和社會政策的結合,和公眾接受度的結合,還有和政府決策、經濟因素的結合等。例如,美國的頁巖氣研究和開發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但受制于開發成本和環境影響,2005年以前一直沒有大的突破,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則是其開發技術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環保的結果。這表明,能源技術的突破不僅需要技術創新,也需要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因此,我國積極布局新能源技術革命,并推動綠色能源產業和相關產業協同發展,不僅必要而且是緊迫的,這將有助于形成帶動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并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以能源技術革命促進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長期以來,能源的基礎地位被過分放大,從而忽視了能源的商品屬性,使能源價格改革緩慢而滯后,無法反映能源的稀缺性和環境效益。能源技術革命,尤其是能源技術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發展的協同、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的聯動發展,如果沒有及時改革,可能會進一步弱化能源的價格機制,使能源價格扭曲程度加深,從而抵消能源技術革命對節能減排的促進作用。
因此,在能源技術革命的同時,積極推動能源價格改革,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這對保障能源技術革命成功具有關鍵意義。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