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今年4月宣布,與中國最大的海洋食品企業獐子島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活鮮O2O 電子商務模式;5月,阿里巴巴、復星集團等重量級企業共同打造的菜鳥網絡宣布,計劃在7月將冷鏈日配業務擴大至北京、廣州等地區;6月底,位于青島的城陽榮慶冷鏈項目試運行,計劃總投資8億元……電商大佬紛紛進軍生鮮市場,如此多的項目都直指中國的冷鏈物流,也打開了冷鏈物流產業的成長空間。“冷鏈(cold)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經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近幾年中國冷鏈物流發展迅速,《2014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 顯示,2013年我國冷鏈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4.2%。多名分析師預測,2014年冷鏈物流產業同比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各方搶占的高地輻射濟南和山東區域的中商農安電子商務平臺目前除了主推安全、有機食品外,冷鏈物流產業中的生鮮和蔬果也是開始部署的“重頭”。“以濟南、青島為主的山東區域有豐富的海產品資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網上能夠訂購到原產地的一級海產品,或者其他類別的生鮮食品將成為未來的趨勢。”中商農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曙光日前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冷鏈流通率達到85%以上。
伴隨消費升級、城鎮化建設的推 進,作為物流行業中進入壁壘較高,且市場空間巨大的一個領域,冷鏈物流正日益成為電商、物流企業搶占的高地。莊曙光認為 ,目前瞄準冷鏈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山東市場的空白,而且是順應了食品安全和消費觀念的大趨勢。冷鏈食品通過冷凍高新技術的保鮮,營養價值幾乎不會消減,而且所有的環節消費者都可以“心知肚明”。同樣瞄準冷鏈物流的還有如今已經走在前面的供應商獐子島集團。“獐子島子公司錦達公司擁有24輛世界上最先進的公路之王SCANIA 運輸車輛,配置進口冷柜和發電機組,具備長線和快速運輸的優勢。”易觀國際咨詢有限公司副總裁田崢在來濟南參加“泉城論壇”時介紹過他們的客戶獐子島。“與京東合作后,目前獐子島的海產品從大連運輸到上海只需要24到26 個小時。”田崢認為,目前獐子島運用冷鏈的模式聯手京東,已經做到了O2O 的模式。“我們也在研究獐子島的模式,認為他們已經對整個電商物流環節中的供應鏈進行了優化,直接實現了生鮮銷售渠道到消費者的通聯。
未來我們也會與山東的多家生鮮冷鏈產品公司進行合作,標準化的產品可以直接通達到消費者家中。”莊曙光說。標準有待完善冷鏈物流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不足。何黎明認為,由于行業集中度低,缺乏統一標準,亟須出臺相關行業標準。“冷鏈物流行業需實現全程可追溯,以此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但這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以及政府和企業的支持。” 何黎明認為,消費者希望自己購買的一定是新鮮、可靠的食品,那么作為供應商和電商則需要有人監督。“山東生鮮冷鏈物流市場尚在培育中,消費者對水果、海鮮等生鮮產品的網購習慣尚未形 成,我們作為剛剛開始運營的生鮮電商,需要向消費者普及相關概念;另外成本因素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比如我們需要配備的物流、冷庫等,都是需要進行巨額投資的基礎設施。所以,山東區域內鮮有第三方冷鏈配送商家愿意做跨區域B2C,大多數商家訂單局限在本地。”莊曙光認為,以上這些是擺在他們面前必須打通的環節,一旦打通,必將為未來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對一些致力于發展冷鏈物流的中小企業來講,面臨著行業標準化的各項難題。首先從運輸上來講,他們沒有實力配備專業的運輸車,其次他們的冷庫建設是否達標還要打個問號。”天河物流副總經理王明秋對導報記者表示,大多數消費者對物流業是比較隔膜的,目前很多小的物流公司進行二次外包、運輸途中為節省費用停止空調和制冷等現象屢有發生。所以這需要有強制性的標準,在運輸途中也需要有24小時監控和各項溫度指標的監控,這樣才不會出現所謂的“斷鏈”問題。據了解,2013年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營業收入過億的只有十幾家,營收千萬元以上的只有680家。“行業的快速發展將倒逼冷鏈物流的相關標準和法規出臺,今年6月份《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審查會在北京召開,該文件規定了餐飲冷鏈物流服務的基本條件、服務質量、溫度控制等環節的主要評價指標。”王明秋認為,標準輻射全行業后,必將對中國的冷鏈物流業起到規范作用。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