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數據顯示,4月11日至7月10日,國內市場鈦白粉價格弱市逆漲,經過四次拉漲后,平均報價已經從12996元/噸漲到13464元/噸,漲幅為3.60%。分析師指出,新行業準入條件的設立和明年新《環保法》的實施,令環保政策成為影響行業產能的重要因素;而海外需求復蘇的支撐,將使得下半年鈦白粉價格繼續回暖。
海外市場復蘇支撐
進入7月份,鈦白粉廠家繼續提價。7月7日起,山東兩家鈦白粉企業同時將國內銷售價格上調300元/噸,涉及年產能26萬噸。一周前,杜邦(DuPont)和日本石原(ISK)于7月1日同時宣布,將亞太地區銷售的鈦白粉價格均上調200美元/噸。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房地產等行業仍處于低迷狀態,此輪鈦白粉漲價主要由海外需求回暖所致。海外需求上升,有利于消化國內廠家的庫存。國內廠商漲價也有部分呼應國際巨頭漲價的因素存在。
生意社鈦白粉分析師楊遜表示,此次漲價將夯實上一輪漲價,目前鈦白粉價格整體底部特征明顯,空方量能基本宣泄殆盡,經過短時間的整固蓄勢,“地量見地價”過后,在外貿的“單邊”市場提拉效應影響下,震蕩爬坡或成后市運行的主基調,2014下半年鈦白粉價格水平或高于上半年。
寄望低端產能化解
盡管海外需求支撐起此輪漲價,但國內需求低迷仍使得鈦白粉后市漲價缺乏底氣。楊遜表示,4月至今,龍頭企業的調價影響力逐漸減弱,跟漲的廠商越來越少,反映出國內鈦白粉行業低端產能品種過剩局面仍然嚴重。
鈦白粉是目前市場價值僅次于合成氨和磷化工的第三大無機化工產品。專家預測,未來5年,全球鈦白粉年需求仍將保持3%以上增長速度,亞太地區增速有望超過6%。
2000-2013年,我國鈦白粉年產能由34萬噸增長到293.5萬噸,年產量由31萬噸增長為215.5萬噸,接近全球產量的一半。而2013年我國鈦白粉表觀消費量約為169萬噸,同比增長1.19%,行業整體呈現出產能過剩的局面。
鈦白粉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生產工藝。其中,硫酸法生產工藝耗能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氯化法工藝生產過程環保,產品質量較高。但是,目前氯化法工藝核心技術被美國杜邦等國外巨頭壟斷,國內企業自身難以實現技術攻關。國內目前只有錦州鈦業等2-3家公司擁有氯化法生產線,且只有錦州鈦業成功實現量產,其他企業還處于試車階段。因此,我國鈦白粉行業還處于在低端產品中“廝殺”的階段。
業內寄望于國家相關環保、產業政策的落地,能限制新增產能、淘汰過剩產能。近日有消息稱,由工信部牽頭修訂的《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年內或將出臺。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秘書長郭欣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修訂的《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重在控制增量,優化存量,傳統硫酸法產能將受到嚴格約束。信達證券研報預計,2015年行業新增產能將因此受到限制。
高昂的治理成本也將迫使一些企業退出。分析師指出,傳統硫酸法生產鈦白粉污染物的治理成本為噸產品1900元,在目前行業利潤微薄、80%鈦白粉企業虧損的狀態下,預計將會有部分中小企業退出該行業。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