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春來臨之際,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尹家緒寫下了《兵器的春天》一文,殷切呼喚兵器人面對中國新一輪改革大勢,面對互聯網與市場深度融合的“快魚吃慢魚”時代,必須從今天開始,播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種子,才有機會在當今這沒有硝煙的市場搏殺中闖出一條生路,才有資格擁抱兵器萬紫千紅的春天。
兵器領航人告訴我們,市場春天的陽光不會均勻地、自動地撒落到每個企業身上,市場春天雖然就在眼前,但她只擁抱張開雙臂快速調整出優美舞姿的智者。
市場的春天在哪里?就在應對市場的舉措里,就在產業升級的行動里,就在創造商機的謀劃里。北重集團對市場的春天有著深入骨髓的理解,因為她的特鋼產業經歷了市場從春天到冬天再到春天的一個輪回。
2009年,北重集團成功建成世界首臺首套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生產線,打破國外在重型擠壓技術上的壟斷。但接踵而來的是國外企業的市場打壓,特鋼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特鋼公司生產經營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特鋼產業是北重集團的核心業務,其產品曾代表著國內行業的最高水準,現在雖然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我們已經找到了特鋼振興的出路和方法,只要我們沿著正確的目標路徑破浪前行就一定能夠抵達成功的彼岸。”北重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建平說。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北重集團科學發展,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北重集團全面打響了特鋼產業振興崛起的攻堅硬仗。
重振雄風謀新招--聚焦“特鋼改造”,脫胎換骨獲新生
2004年以來,特鋼公司率先在國內研發出P91、P92大口徑鋼管,這種用于火力發電站的厚壁無縫鋼管,由于開發的比較早,國內能夠研制生產的廠家非常少,附加值也比較高,面對國內電力市場的旺盛需求,它帶來的利潤相當可觀,為北重集團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市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特別是2009年北重集團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項目竣工通線之后,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國外企業大幅度拉低P91 、P92鋼管的市場價格,加之國內市場機制不完善,一些企業低價銷售鍋爐用P91鋼管,有的用戶指定用進口產品,導致特鋼公司生產經營非常艱難。雖然在此期間特鋼公司也進行了一些技術工藝改造,但在產品的成本價格上與國外企業相比沒有競爭優勢。重振特鋼公司成為北重集團發展的第一要務。
在北重集團內部有一個說法:特鋼興則北重興。這是因為特鋼公司是北重集團的龍頭單位,炮鋼毛坯材料研發生產基地,產品技術含量高、營業收入大、贏利能力強,對其他分子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如何使特鋼重振雄風、重新崛起,是北重集團應對金融危機、實現發展新跨越的當務之急。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國內宏觀經濟低迷的時期,這個重任歷史地落在了北重集團新一任掌門人李建平肩上。
2011年6月27日,李建平就任北重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上任伊始,李建平面對的最大考題就是如何盡快讓特鋼公司走上良性發展之路。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深入調研,在全面細致地了解了各分子公司的經營狀況之后,針對特鋼公司的問題,李建平認為,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得了“病”是常有的事,關鍵要從源頭查找出“病因”,對癥下藥,使企業祛病康復、煥發生機,這是企業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也是市場對企業領導人的一場“大考”。推動北重集團科學發展首先要把龍頭單位特鋼公司抓好,千方百計、想方設法要讓特鋼公司活起來、好起來、強起來。由此,集團集聚各方力量對特鋼“病因”進行了全面診斷。積極組織外部專家對特鋼存在的問題進行定位,2011年通過走訪一些專業咨詢公司和國外先進企業,并且邀請國內外一些行業專家對特鋼公司在設備、工藝、技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同時集團內部也成立5個工作組,針對成本管理、質量、設備、人員、工藝、技術查找原因并制定解決辦法。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扎實細致的工作,至2011年底基本診斷出特鋼的“病因”:一是生產設備設施老化,故障頻發,嚴重影響穩定生產;二是冶煉技術和工藝落后,難以滿足產品的技術質量要求;三是員工技術技能水平不高,制約了企業管理和經營效益的提升。這三個因素直接導致了特鋼產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市場競爭力減弱。在宏觀經濟形勢好、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產品價格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高成本的缺陷,一旦市場競爭加劇,宏觀經濟形勢下行,這些致命缺陷就暴露出來了。
行業專家從工藝技術層面給出的答案是,特鋼煉鋼不是在“煉鋼水”,而是在“化鋼水”。“煉”和“化”兩個字是有巨大差別的。“煉”是要對廢鋼分類處理后進行熔煉,鋼水純凈度要達到技術要求。“化”僅僅是把廢鋼加熱化成鋼水而已。以前特鋼的煉鋼工藝是先進的,但現在的煉鋼工藝已經落后。現在國內好多特鋼企業煉鋼都提高了鐵水的兌入比例,這樣成本就低,并且質量還好,同時也能縮短冶煉時間,使有害元素處于可控狀態。可是采用廢鋼冶煉控制這些指標卻比較難,沒有人準確知道廢鋼所含元素及其成分范圍。盡管集團綜合利用處在采購廢鋼的時候很嚴格,但控制起來仍有難度。用廢鋼冶煉效率也很低。如果改變了傳統工藝,煉鋼時間肯定會縮短,相應能耗也將大大降低。
在李建平看來,診斷出了特鋼“患病”的“病因”后,只有對特鋼的煉鋼系統進行整體改造,而且是脫胎換骨式的大改造,才能使特鋼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針對特鋼診斷出來的“病情”、“病因”,特鋼公司、集團相關部門與專業設計院共同研究,制定了煉鋼系統整體改造一攬子實施方案。
北重集團煉鋼系統整體改造一攬子實施方案上報兵器工業集團批復后,煉鋼系統整體改造相關項目全面啟動實施。
其主要內容包括實施兩項技術改造和兩項技術攻關等。
兩項技術改造,即中頻爐建設項目和電爐提質增效工程項目。
中頻爐建設項目從2012年10月份啟動,2013年7月完成熱調試,目前已具備生產條件。中頻爐是回收P91、P92等高合金鋼中的易氧化元素,達到循環利用、節約合金、降本增效目標的一個重要設備。從目前已經完成熱調試60多爐P91、P92鋼情況看,鉻、釩等元素的收得率平均大于90%;電耗按調試情況可控制在600千瓦小時/噸鋼,達到了項目的設計指標。以目前廢鋼、合金爐料的市場價格計算,中頻爐+LF+VD比電爐+LF+VD冶煉P91返回料每爐鋼降低成本約8萬元,成本降低率達25%。將公司產生的P91、P92等高合金返回料全部回收利用,年節約成本5000余萬元。
電爐提質增效工程項目從2013年4月份啟動,10月進行熱調試,2014年6月將實現熱兌鐵水冶煉。該項目通過熱兌鐵水煉鋼,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鋼水中的各種元素,減少廢鋼的使用量,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可以節約電能消耗,縮短冶煉周期,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將電爐的余熱進行回收利用,節約能源。該項目完成后,能夠使煉鋼成本每噸降500多元。以年產20萬噸鋼水計,年節約成本在1億元以上。
兩項技術攻關,即提升鋼管材料利用率、奧地利因泰克(INTECO)技術引進。
提升鋼管材料利用率工作取得很大進展。50毫米以上壁厚的鋼管材料利用率由去年的41%提升到今年的55%,增加了14個百分點。
奧地利因泰克(INTECO)技術引進實現消化、固化。引進奧地利因泰克(INTECO)技術是為了提高特鋼的冶煉水平,以提高產品超聲波探傷合格率及鋼水純凈度。自2012年11月20日以來,外方從鋼水冶煉技術、澆注工藝、模具結構、冶金輔料、現場操作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技術支持,經過一年多的技術運用,特鋼產品探傷合格率逐月提高,擠壓鋼管去年12月份探傷一次合格率達到99.3%,最終合格率為99.3%。鋼中全氧含量控制在15ppm以內。
同時,煉鋼系統整體改造項目一攬子方案中的3000噸油壓機大修、2000噸水壓機大修、360項目大修等設備維修改造以及相關工藝攻關等也均已完成……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總經理藺建成時刻關注特鋼改造的進度和效果,從特鋼問題成因的梳理到成立專項工作組,從主持召開總經理辦公會議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到在現場調研指導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強調:特鋼改造是企業的一號工程。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這次改造,重振特鋼雄風、做優做強特鋼產業,凡是與特鋼改造有關的部門和單位都要統一到這個目標上來,加強相互溝通,共同努力,一定要使特鋼產品在改造后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集團公司主要領導的強力推動下,在集團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合力攻堅下,特鋼改造工程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陸續完成了預設的相關目標。
面對強手敢亮劍——走好“兩步妙棋”,絕地反擊布新局
北重集團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項目研制成功后,國外企業利用其過去超額利潤積累的實力,實施低價競爭,使得進口P92鋼管價格從2007、2008年16萬元/噸,降至目前的4。5萬元/噸,已經逼近成本價,他們試圖擠垮、扼殺國內第一家擁有自主研發P92鋼管制造技術和垂直擠壓生產能力的生產企業--北重集團。
2011年,面對國外企業的不正當競爭,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對特鋼產品一拿回訂單就必然虧損的嚴峻局面,北重集團不畏強手、敢于亮劍,積極謀劃了“兩步妙棋”:一方面積極推動四大管道國產化政策落地,另一方面主動向國家商務部提交訴原產于歐盟、日本和美國的進口P92鋼管傾銷調查申請。
2010年11月,國家能源局啟動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工程,選定南通電廠1000兆瓦超(超)臨界火電2號機組作為使用國產化管道的示范機組,機組50%的四大管道由北重集團生產。2014年2月,P92鋼管成功通過電廠168小時測試。北重集團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打通了P92鋼管國產化的“最后一公里”,圓滿實現了國產P92鋼管在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電站四大管道的首次應用。
為了破解被國外企業低價傾銷這一市場困局,2013年3月,北重集團向國家商務部提交訴原產于歐盟、日本和美國的進口P92鋼管傾銷調查申請。5月10日,商務部立案開始反傾銷調查。9月份,商務部來北重集團進行初裁前實地核查。12月13日,商務部作出《關于對原產于歐盟、日本和美國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的反傾銷初裁決定》(簡稱“初裁決定”)。初裁決定認為,在本案調查期內,原產于歐盟、日本和美國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P92)存在傾銷,我國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2014年5月9日,商務部頒布《關于原產于歐盟、日本和美國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最終裁決的公告》(簡稱“終裁決定”)。終裁決定指出,經調查,調查機關最終裁定,在本案調查期內,原產于歐盟、日本和美國的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中國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從2014年5月10日起,對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征收為期5年的稅率為13.0%~14.1%的反傾銷稅。
北重集團進行P92鋼管反傾銷訴訟,開創了內蒙古自治區和中國軍工機械制造行業的先河,是企業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市場健康秩序的一個壯舉,打造了中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一個成功樣本,在市場上至少形成了四個方面的有利影響:一是擴展了北重集團的市場影響力;二是提升了北重集團的品牌效應;三是充分掌握了國外競爭對手的經營狀況、有利于北重集團特鋼高端產品的長遠發展;四是對進口P92鋼管每噸征收反傾銷稅8000元左右,這將極大地提高北重集團P92鋼管的經濟效益。
由此,北重集團確立的特鋼產業翻身、破局市場困境的“兩手抓”新布局已經躍然鋪開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手抓特鋼煉鋼系統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并達成預期目標要求,一手抓外部環境優化進展順利--四大管道國產化進程取得重大突破、反傾銷訴訟戰取得完勝。市場競爭猶如高手博弈,棋子謀篇布局尤為重要,北重集團在這場博弈中棋高一著,棋路厚實穩重、步步為營,在與國外強手的對決中捍衛了民族工業的尊嚴、大長了中國企業的志氣、贏得了行業的尊重。
不信東風喚不回——出彩“示范工程”,打破壟斷迎新春
2014年2月26日,是一個值得載入北重集團發展史冊的日子,也是一個值得載入我國電力事業史冊的日子。這一天,北重集團自主研制生產的P92鋼管,順利通過華能集團南通電廠1000兆瓦超超臨界火電2號機組168小時測試,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國產高端耐熱鋼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在超(超)臨界機組四大管道上的應用邁出關鍵一步,表明國家能源局主導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示范工程取得全面突破,終結了我國百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關鍵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對于我國電力事業自主發展和振興裝備制造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以往都是從國外進口,現在我們用‘北方重工’的管材替代,采購成本降低了30%,以后電廠建設再也不用提前兩、三年與外商簽單、到處找庫房囤積管材了。”南通電廠采購部主任嚴蔚恒欣慰地說。
北重集團特種材料研究院副院長周仲成介紹,截至到2013年上半年,北重集團P92鋼管的高溫持久強度試驗,總的試驗時間已超過15萬小時,外推625℃和600℃十萬小時的持久強度均滿足國內外相關產品標準要求。P92材料經長期高溫時效后,表現出優異的持久性能和良好的組織穩定性。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超(超)臨界發電(USC機組)技術快速發展,年均裝機容量增速達到10%以上,但超(超)臨界發電用高端耐熱鋼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主要依賴進口,由于進口管材價格昂貴、交貨期長,致使電站投資提高,電廠建設周期延長,嚴重制約了我國火電建設。在此背景下,北重集團發揮獨特的軍工技術優勢,成功研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P92無縫鋼管。在經過兩年的技術攻關,解決了P92鋼管顯微組織、常溫沖擊韌性、高溫拉伸強度等關鍵技術難題,于2008年通過全國鍋爐和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評審,并在同年實現了P92鋼管在電站鍋爐的應用。
截至目前,集團公司P92鋼管已實現量產,用戶包括東方鍋爐公司、哈爾濱鍋爐公司、上海鍋爐公司等國內大型動力鍋爐制造企業,阜新電力公司、天津金鼎公司等電站管件制造企業等。
北重集團擁有自主研發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3.6萬噸垂直擠壓機,采用垂直擠壓制造方式的P92鋼管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應用于華能集團南通電廠的P92鋼管,在化學成分設計、力學性能、顯微組織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備應用于更高參數機組(620℃二次再熱機組)的條件。
西安熱工研究院先后對北重集團P92鋼管進行性能優化研究和質量檢驗與評價研究,涵蓋表面和內部質量、常溫理化和高溫力學性能、宏觀和微觀組織等的二十余個檢測項目均符合國內外標準要求。東方鍋爐公司和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也分別于2008年和2011年,進行了類似的檢測和評價,并得出了與西安熱工院一致的結論。
鋼管的焊接工藝性能,是影響鋼管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東方鍋爐公司和上海鍋爐公司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對北重集團P92鋼管進行了焊接工藝評定。結果表明,公司P92鋼管的焊接工藝性能良好,焊前預熱溫度等工藝參數可以完全等同進口P92鋼管,焊接接頭理化性能結果滿足規范要求。
2014年以來,國內三大鍋爐公司分別對北重集團特鋼產品作出了業績評價,對特鋼產品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滿意度。
東方鍋爐公司的評價是:北重集團系本公司的合格供應商。自2005年以來,由該公司生產制造的P22、P91、P92等材質的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先后應用于本公司承建的民權、浦城、北侖、銅陵、沁北、萊州、井岡山、榆林等國內外70余個超臨界、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產品質量穩定,服務工作及時有效,與本公司形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上海鍋爐廠公司的評價是:北重集團自2009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本公司優秀供應商資質。自2004年以來,由該公司供應的P22、P91、P92等材質的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先后應用于本公司承建的上海外高橋、印度莎圣、江蘇徐州、廣東臺山、泰州、江蘇常熟、石河子、六安項目等國內外60余個超臨界、超超臨界電站鍋爐。對于本公司在超(超)臨界建造業領域業績的持續積累做出了突出貢獻。
哈爾濱鍋爐廠公司的評價是:北重集團系本公司的合格供應商。自2005年以來,由該公司研發制造的P22、P91、P92等材質的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先后應用于本公司承建的霍林河、費縣、靖江、喀什、元寶山、海南東方、營口、寶清、茌平百萬、印度佳嘉、印度阿達尼、華能岳陽等國內外60余個超臨界、超超臨界電站鍋爐。該公司產品質量穩定,售后服務及時。
“我們曾派專人對北重集團的裝備制造能力進行過考察,對鋼管的生產工藝進行過細致的分析,我們對北重集團的產品信得過、很放心。鋼管在電廠的使用周期是30年,在這個周期內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一直堅持做下去,把這個示范工程做成四大管道國產化的‘開路先鋒’,為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國產化加一把力。”南通電廠副總經理秦朝暉說。
關鍵客戶對產品質量、性能和業績的評價是產品的最真實“名片”,遠勝過千萬次的廣告“轟炸”。市場是殘酷的,它無情地淘汰著弱者,市場是公平的,它給每一個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企業勝出的機會,市場是需要耕作的,你播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收獲什么樣的果實。北重集團P92鋼管在南通電廠示范工程的精彩亮相,以及反傾銷訴訟的果敢亮劍,讓特鋼產業鏈上的各路廠家、商家看到了北重集團的底蘊和實力、觸摸到了市場即將釋放的巨大商機,紛紛前來與北重集團洽談合資合作事宜,近期集團分別與大唐中水集團、東方電氣集團東方股份等企業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產品訂單紛至沓來,截至4月底,特鋼產品手持訂單5.78億元,已經中標正在簽單8000萬元。北重集團特鋼產業經過兩年多的改造、調整、提高,已經挺過了難熬的“冬季”,迎來了姹紫嫣紅的春天。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刀兵相接的戰場是這樣,沒有硝煙的市場競爭也是這樣。“正確的戰略決策加上有效的戰術執行,必然達成預期戰略目標。”在取得特鋼翻身仗階段性勝利、圓滿交出市場“大考”試卷后,李建平深有感觸地說,“機遇就在難題中、困境中,解決了難題、突破了困境就是抓住了機遇。隨著P92鋼管國產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下一步,北重集團還要抓緊制定出國家標準,建立工業實驗室,用行業標準來規范和引領市場競爭,提升特鋼產業的市場競爭水平,擁抱特鋼產業生機勃發的春天。”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