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工業論壇(由工信部指導,中國工業報社等單位共同舉辦)于2014年5月24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工業報社陳衛社長于5月23日下午接受了央視新聞中心(CCTV-13)記者采訪,就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及發布活動(第十屆中國工業論壇重要內容之一)作了詳細說明。
陳衛說,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發布活動延伸于工信部的品牌培育工作,旨在驗證品牌培育工作的成果,為政府相關部門給予企業政策扶持提供采信依據。此項活動采取政府部門指導,行業協會支持,第三方機構主辦,專業機構提供技術支撐的工作思路。
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發布活動的對象是“企業品牌”,著眼點是“競爭力”,注重的是成長趨勢。與通常所見的“品牌產品”、“品牌價值”和“企業500強”的評價有聯系,但又有區別。
嚴格按《工作章程》進行
陳衛告訴央視記者,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發布活動分準備、啟動、申報、測評、審定、公示、發布七個階段進行。
在準備階段,主要是成立審定委員會、喜劇之王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建立工作制度,規范工作程序,起草了《工作章程》等一系列的工作文件;依照德爾菲法,經過若干輪的意見征詢,修訂了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型。
在啟動階段,去年3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啟動儀式。會后,印發了《關于開展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發布活動的通知》。同時,工信部科技司也發印了《關于支持中國工業報社開展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活動的通知》。此后,工信部科技司組織部署了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開展申報工作。
在申報階段,遵照企業自愿參加的原則,采取申報制與發現制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引導企業自主申報,一方面發動行業協會積極推薦。近千家企業參加了申報。從行業分布看:工業領域40個行業中,涵蓋了30個行業。無企業申報的10個行業主要是采選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選業、開采輔助活動、其他采礦業、煙草制品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從地區分布看,主要來自于工業相對發達、企業品牌培的育工作相對較成熟的省區市,如山東、上海、福建、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無企業申報的地區有西藏、青海、海南及港澳臺。
在測評階段,審定委員會秘書處對收到的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核,剔除缺失數據的和重復申報的材料,確定了參與指數測算的入圍企業名單。
301所根據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方法,測算出入圍企業品牌競爭力指數。在此基礎上,秘書處提出了建議榜單。
在審定階段,主要研究確定榜單設置。鑒于參評企業規模差異較大,決定將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統一測評結果分別發布,這樣既有利于打造代表“中國制造”核心價值和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企業品牌,同時又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積極進行品牌建設。
重點培育10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及1000個國內著名品牌
陳衛向央視記者介紹,在國務院印發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設定了自主品牌培育的總體目標:重點培育10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及1000個國內著名品牌。在籌備本次活動時,曾擬發布“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500強”。但在實際工作中,考慮到初次舉辦,活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有待提高,評價體系有待市場驗證和不斷完善,行業間、企業間也有一些不易平衡的因素,各項工作還在探索之中,為體現活動的先進性,提高榜單的權威性和含金量,堅持“少而精”和“寧缺毋濫”的原則,審定委員會決定發布2013年度參加“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和“中國工業(中小)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的前一百名榜單。
同時,也要考慮鼓勵參與企業的群眾性和廣泛性。為此也決定,在未上榜的企業中,按分值擇優各選100家作為“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表彰企業”發布,排名不分先后。
在公示階段,經審定的上述四個榜單于4月8日在中國工業報和中國工業新聞網上公示,公示期為15個工作日。根據《工作章程》的有關規定,對有損害消費者權益,發生重大經濟案件、重大質量、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經核實后,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其上榜資格。
在發布階段,對公示期間的反饋意見進行核實確認后,對榜單進行了個別調整。最終確定398家企業分別榮獲“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2013年度評價前百名”、“中國工業(中小)企業品牌競爭力2013年度評價前百名”、“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2013年度評價表彰企業”、“中國工業(中小)企業品牌競爭力2013年度評論表彰企業”。
基本覆蓋了主要工業行業
陳衛認為,首次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發布活動,基本上反映了我國工業企業品牌建設情況的分布現狀。
從行業分布看,基本覆蓋了主要工業行業,輕工業和機械行業上榜企業最多,紡織,石化,鋼鐵、建材、有色等行業占比基本相當,其他行業相對較少。
從區域分布看,共有28個省(區市)有企業上榜,并且集中在工業相對發達,企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開展較好的地區。
從大型企業前百名看,行業分布也是主要集中在規模較大、品牌建設工作較成熟,以及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較高的輕工業和機械行業;地區分布面相對較廣。
從中小企業前百名看,輕工行業優秀中小企業數量較多;除規模化要求較高的鋼鐵行業外,其他行業分布相對均衡;區域分布相對面窄,一些中小微型企業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沒有企業上榜。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