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針對我國工業強基發展戰略提出了重要建議和若干思路。
由點到面深入研究工業強基
路甬祥指出,希望通過這項研究,能夠推動中央決策和一些重要改革舉措、行動計劃的實施,使得工業強基能夠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能夠得到企業及社會各方面的響應,從根本上推動“四基”發展。同時,也希望通過這項研究,能夠為國務院領導的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為推動產學研各界重視、支持“四基”工作提出戰略、政策、技術以及實施路徑的指引。
據了解,“工業強基戰略研究”咨詢項目,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提議并委托中國工程院組織實施的一項重大戰略研究項目,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另一重大咨詢研究項目“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工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簡稱“四基”,是我國產業發展的核心所在,也是促進我國轉型升級的基本保障。
路甬祥指出,“工業強基戰略研究”咨詢項目研究要堅持科學地認知工業強基的客觀規律,以及“三基”或“四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規律。項目研究的不單是技術,更是產業,還要研究“四基”在制造產業中的地位和發展規律,特別是在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要認知新興產業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還有人類文明方式演進對“四基”工作帶來的影響和變化。要做到求真務實、認知規律,用系統科學的思維方法來分析研究問題,深入進行調查研究。
現在的中國企業跟十幾年前相比已經有很大不同,它們已經充分參與到國際競爭當中。它們的眼光已經不再僅限于國內競爭市場份額,而是開始瞄準并走向國際市場。很多企業的技術來源也不是只盯著國內,有的甚至是通過國際化的途徑來整合全球資源,從而形成自己的發展優勢,“所以像這些新情況,我們要實事求是地進行研究”。
要堅持針對性并突出重點
路甬祥認為,我國推動工業強基工作,其宗旨主要還是在于提升制造業的品質和競爭力,為制造業從大國走向強國提供基礎性的支撐。“所以,我們還是要選擇基礎的、關鍵的、核心的、共性的材料、工藝、技術以及所必要的技術支撐體系來開展工作”。
他指出,項目研究要凝練目標,選擇重點,包括提出的政策舉措、行動計劃也要強調針對性。能通過市場機制發展的改革創新應交給市場,而關系到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必爭的領域和目標,關系到我國經濟安全的關鍵核心的領域和目標,則應該作為項目研究的重點。
與此同時,還要堅持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抓工業強基的工作也要突出改革創新。創新永無止境,在此過程中要把制造業質量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提升、效益提升作為我們的目標,推動產業的技術創新。技術要為市場所采納,真正成為產業,必須要有體制機制的創新保證和推動,要體現改革創新的精神。
研究過程需理清諸多關系
路甬祥指出,項目研究不但要為中央跟地方政府提出具體建議,而且還要為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產學研有關的各方面提供發展思路,提供公共政策的支持,提供技術路徑的指引。
要理清政府作用與市場決定性作用之間的關系,即哪一些應該是市場發揮作用的,哪一些必須要政府發揮作用,哪一階段政府應該發揮作用,什么時候政府要及時退出。這也是三中全會提出的重要精神。
項目研究還要處理好自主強基和開放合作的關系。我國強調要自主強基,但不能不考慮開放合作關系。現在是全球合作共贏的時代,共同發展,有競爭同時也有合作,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各類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性和作用,甚至包括中外合資企業,包括外資在境內投資“三基”的有關產業。共同強化我國制造業基礎和我國工業基礎。
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分析研討,實施案例分析,充分深入地了解行業、企業和區域集聚的情況,有重點地了解先進企業與先行地區的一些成功經驗和做法,深入分析發達國家的現狀及發展過程并從中吸取他們的有益經驗,認知基礎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路甬祥強調指出,課題組要認真研究明確工業強基的內涵和目標,還要與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調,使得研究報告的針對性更強,重點更突出,推出的舉措是可行的,是可以組織實施的。此外,要重視輿論和宣傳的引導作用,讓全社會更加了解工業強基的重要性。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