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重大設備監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進一步狠抓重大設備質量監管,并研究制定了《國家鼓勵實施設備監理的重大設備目錄(2014年版)》(下稱《目錄》)。
監理制度由來已久 發布目錄尚屬首次
記者從中國設備監理協會了解到,隨著我國大型工業的蓬勃發展,對重大設備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保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加強對建設項目重要設備設計、制造、安裝等過程的監督和管理,保證設備質量和投資效益,國家質檢總局與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原國家經貿委早在2001年即制定了《設備監理管理暫行辦法》,標志著我國設備監理制度的建立。
此后十余年間,國家質檢總局聯同有關部門對設備監理單位、設備監理人員管理和設備監理合同等下發了一系列規范文件。中國設備監理協會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已經核準13批、共322家設備監理單位資格,覆蓋了裝備制造、冶金機械、石油石化、資源環境、軌道交通等19個專業類別,注冊設備監理師1.5萬人,從業人員約17萬人。
所謂設備監理,是指依法設立的設備監理(企業法人)單位,受項目法人或建設單位委托,根據依供貨合同而簽定的監理合同的約定,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規章、技術標準,對重要設備的設計、制造、檢驗、儲運、安裝、調試等過程的質量、進度和投資等實施監督。
中國設備監理協會相關人士介紹說,此次《通知》的下發,最大的亮點就是《目錄》的發布,這是繼2001年建立監理制度以來,首次出臺實施設備監理的具體目錄。《目錄》覆蓋冶金、煤炭、石油石化、電力、水利、環保等9大行業、35個設備專業的重大設備或關鍵設備。
能源裝備全面上榜 設備監理不可或缺
《目錄》將能源裝備各子領域基本囊括進來。煤炭主要有井工礦山、洗選煤、露天礦山、深加工及綜合利用4個設備專業、16種重大或關鍵設備;石油石化主要有煉油、乙烯、陸地油氣田開采、油氣輸送4個設備專業、15種重大或關鍵設備;電力主要有火電、水電、風電、輸變電、核電、光伏發電6個設備專業、14種重大或關鍵設備;同時,還有環保、熱力及燃氣等行業多個設備專業涉及能源裝備。
經計算,在《目錄》35個設備專業中,屬于能源裝備的有17個,占總數比達48.57%,能源裝備顯而易見地成為首批鼓勵實施設備監理的重大設備第一大戶。
據了解,重大能源裝備事關國家能源戰略和能源供應安全,“十二五”大型和成套設備投資數量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不斷增加,加之近些年重大能源裝備國產化聲名鵲起,使業主單位對自主制造的產品質量非常重視;由于設備交貨不及時也會影響工程進度,造成較大損失,因此設備交貨工期也至關重要。
“對于重大能源設備的監理,焦點集中在質量和工期上。”電能(北京)工程監理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業主單位對重大設備既希望在進度、質量、投資上能有效把控,又能在設備結構設計、制造工藝等研制環節實時參與了解。”
“在工程設備監理中,發現和處理的問題的項次接近一半是與設備質量相關,我們會及時地反饋給制造企業,將質量隱患消除,這些問題主要涉及糾正制造工藝過程偏差或操作偏差。而在工期進度方面,我們主要抓住設備研制的幾個關鍵節點,采取進程信息跟蹤、反饋等措施,使制造企業和業主單位了解研制情況,在必要時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工期進度。設備監理的意義就在于使重大設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上述監理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護航創新試新 醞釀建立首臺套保險制度
《通知》進一步強調了重大設備承包商或供應商的主體責任,鼓勵業主單位要充分利用監理單位等各種社會資源,明確了監理單位的責任義務,并以《目錄》為著力點,要求各級質檢、發展改革、工業信息化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納入《目錄》的重大設備實施設備監理的協同管理。
《通知》明確規定工程項目審批、核準部門要將設備監理納入重大項目稽查和監督檢查中,切實履行質量監管職責,跟蹤涉及《目錄》的政府投資項目和需要政府核準的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投資項目的設備監理實施情況。
《通知》還提到,國家探索建立扶持重大設備首臺套國產化的責任保險制度。眾所周知,首臺套市場化一直是個困擾產業多年的難題,一方面,用戶單位對設備不放心,在使用過程中要冒運行風險;另一方面,包括政府資金補貼在內的政策扶持力度有限。
業界普遍表示,從國家層面研究制定首臺套國產化責任保險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將重大技術裝備從完全靠政策扶持的藩籬中脫離出來是首臺套國產化責任保險制度研究的重點,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討論將商業保險機制融入進去,利用商業保險轉移風險的方式和商業保險損失補償的機制,為重大設備首臺套國產化提供有效的、全面的保險服務和保險保障。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