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共授獎10位科技專家和313項成果,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為主實施的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工程一舉摘得最高獎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在本年度獎勵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共摘得4項大獎,除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工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外,復雜衛星甚高精度姿態控制的方法與裝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衛星等兩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實施我國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工程。在此后的8年多時間里,我國實施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四次飛行任務,圓滿完成了天宮一號與載人飛船的四次自動交會對接和兩次手控交會對接,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為空間站建設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對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
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工程中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三大核心系統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制。工程實施過程中,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應運而生,使我國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自動、手控交會對接技術和交會對接制導、導航與控制技術,研制了復雜的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機構、高可靠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和我國首個試驗性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建成了支持航天員在軌中短期駐留的載人空間實驗平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的授予,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集團公司在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上取得成就的高度認可。
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工程也牽引和促進了一大批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的創造,這些成果不僅在航天領域其他工程中得到應用,更對提升國民經濟的科技含量、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與整體躍升、培育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作出了巨大貢獻,帶動了電子、材料、制造、化工、冶金、紡織等多個行業的工藝創新和產業提升,形成巨大的拉動和輻射效應。
據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2013年全年科技創新碩果累累,共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88項,其中一等獎29項、二等獎78項、三等獎81項。另外,集團公司一種非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及雙軸帆板控制方法獲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金獎,6個項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個項目獲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
自成立以來,集團公司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8項,位居軍工企業前列。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5項、一等獎12項、二等獎34項、三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賀喜梅)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