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時間:2014年01月13日瀏覽:172次轉載:盤古工業新聞網收藏分享:
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技術研究”項目驗收評審會于2013年12月20在滬召開。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承研單位圓滿完成了項目研究任務書規定的8項專題研究任務,經過在建載體實際建造工程驗證,滿足項目目標要求,達到了規定的技術指標,標志著該項目順利通過了工信部驗收。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部、項目牽頭單位中船集團第十一研究所,以及承研的海工總裝廠、科研院所及高校有關代表參與了項目驗收。
“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技術研究”項目是工信部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海工裝備建造整體水平、增強項目總承包能力、提高建造質量、縮短建造周期,集合國內海工建造行業第一梯隊力量,采用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新模式對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技術進行全面、系統性研究的項目。該項目在國內首次提出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模式,構建了典型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主流程、海洋工程裝備虛擬仿真技術體系、生產技術準備體系架構以及海洋工程裝備建造規范/標準體系架構及數據庫,突破了海洋工程裝備生產設計虛擬評估、主體結構的建造精度控制、大型總段整體提升移運安裝、典型海洋工程裝備模塊建造等6項關鍵技術,實現了三維設計修改自動更新、海洋工程裝備虛擬設計評估、浮態精度測量、重量控制、甲板箱體反變形控制、半潛式平臺巨型總段液壓整體提升合攏、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大型模塊吊裝和模塊化建造。該項目共申請專利42項,其中20項已獲授權,包括發明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3項,共發表了50余篇研究論文。該項目研究成果已在GM4000半潛式鉆井平臺、Sevan650圓筒型半潛式鉆井平臺、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Super M2自升式鉆井平臺、30萬噸FPSO改裝等項目及后續產品上得到應用,在提高建造質量、縮短建造周期方面效果明顯,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