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安徽省經信委獲悉,今年以來,面對宏觀環境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全省裝備工業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
整體態勢良好 第一,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裝備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070.33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33.7%,總量在中部地區處于第三位;同比增長16.7%,增速快于全省工業平均3個百分點,快于全國裝備工業7個百分點,增速在中部地區處于第二位。預計全年裝備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760億元,增長16.5%左右。
第二,主要行業運行狀況良好。前三季度,裝備工業9個行業中8個行業保持增長,其中4個行業增加值增速超過15%,分別是計算機、通訊和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40.3%)、通用設備制造業(20.7%)、金屬制品業(18.7%)、專用設備制造業(15.2%)。
第三,重點產品生產平穩。前三季度,全省生產汽車77.1萬輛,下降4.7%;生產變壓器2979萬千伏安,增長7.1%;生產小型拖拉機1.6萬臺,增長22.1%;生產金屬切削機床54666臺,增長9.3%;生產電力電纜200萬公里,下降2.5%。
第四,重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前三季度,江淮汽車公司工業總產值342.8億元,增長6.2%,銷售汽車38.15萬輛,增長15.6%;奇瑞汽車公司工業總產值209.9億元,下降18.4%,銷售汽車33.7萬輛;昌河汽車工業總產值5.9億元,下降35.1%,銷售汽車2.1萬輛,下降59.6%;華菱汽車工業總產值37.7億元,增長41%,銷售重卡18124輛,增長55%;安慶環新集團工業總產值17.1億元,增長20.4%;皖南電機公司工業總產值10.6億元,增長15.2%;安徽合力股份公司生產叉車25040臺;合肥鍛壓集團生產金屬成形機180臺。
完成重點工作 在安徽省經信委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經信委裝備處超前謀劃,主動出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一是積極爭取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項。幫助江淮汽車“關于汽車大型鋁合金覆蓋件充液成形技術與裝備”課題向工信部申報2014年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項,并獲批準。二是積極爭取國家智能制造裝備專項。經與省發改委、財政廳聯合審核,共向國家申報安徽叉車集團、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公司、合肥鍛壓、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公司、銅陵天奇藍天機械公司等企業5個項目,總投資5.6億元,擬申請國家補助1.57億元,目前項目正處于專家評審階段。
抓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 抓好智能制造裝備發展。一是安徽省經信委將與蕪湖市聯合打造蕪湖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二是實施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示范工程,于10月18日在蕪湖市召開全省工業機器人示范推廣應用現場會。瞄準重點領域,面向汽車、家電、工程機械、船舶制造等行業發展需求,以示范應用為引領,帶動工業機器人在企業生產中的應用。
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研制。一是推進重點企業研制重大技術裝備,完成了今年全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導向計劃的編制,共安排項目202項,總投資23.8億元。二是用足用好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認定46個重大技術裝備為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這批首臺(套)裝備每年可給企業新增30.5億元銷售收入、4.8億元利潤、2.3億元稅金。
大力推進進出口銀行和裝備企業合作。按照工信部要求,組織企業向國家申報2013年重大技術裝備重點項目,爭取國家進出口銀行貸款支持。經工信部評審,安徽省11個、總投資54.7億元的項目被列入2013年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重點項目推薦目錄。工信部將這11個項目推薦給中國進出口銀行,爭取20億元優惠貸款支持。
確定明年目標 明年全年,力爭全省裝備工業實現增加值3170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33%,同比增長15%以上。
據了解,安徽省裝備工業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擴大總量和轉型升級為主線,突出裝備工業的兩化深度融合,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重大技術裝備為重點,加強自主創新,深入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積極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培育以工業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裝備,發展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基礎零部件產業,促進安徽省裝備產品向數控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將推進裝備制造生產過程和制造工藝的智能化。開展先進制造創新試點,發展以人機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產等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重點在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市建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促進工業機器人在關鍵生產線的規模應用。
還將在重點行業企業中建設數字化車間。樹立一批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認定一批示范企業。
未來將著力爭取國家專項,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安徽省江汽、奇瑞、安凱等汽車企業集團承擔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專項;支持安徽省合肥鍛壓、蕪湖恒升機床、蕪湖奇瑞裝備、安徽叉車集團、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公司等重點企業承擔國家高檔數控機床和智能制造重大科技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