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鉛鋅年會在京召開。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會上對今年我國鉛鋅行業的總體發展情況作了介紹。
面對當前行業供求失衡、價格低迷、競爭力下降的困擾,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鉛鋅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彭濤認為,應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對鉛鋅消費的巨大影響,堅決摒棄總量擴張的粗放模式,著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采選冶一體化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綠色循環發展。
利潤率不到1% “今年以來,我國鉛鋅行業的發展表現平穩,總體上看,與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特點相似,產量保持增長,結構有所優化,但價格持續低迷,企業效益不高。”陳全訓在會上指出。
在生產情況方面,我國精鉛、精鋅產量增幅維持高位,鉛鋅精礦產量基本平穩。據統計,今年1~8月,我國精鉛、精鋅產量分別為302.8萬噸、345.8萬噸,同比增長8.3%和10.82%;生產鉛精礦金屬含量201.6萬噸,同比減少4.64%,生產鋅精礦金屬含量363.8萬噸,同比增長11.66%。產量增長主要在內蒙古、湖南、廣西、云南、陜西等主產省,其增產的主要原因是在主產省大型采選設備增產,使得產能增長較大,且鉛鋅精礦企業整體營業能力較強,所以開工率明顯高于冶煉企業。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由于采選業整體營業能力較強,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248.5億元,同比增長了27%,占有色金屬礦山投資的32.3%,遠遠高于冶煉業的104.4億元。可以看出,過去冶煉行業大,采選、加工兩頭小的局面有所緩解,我國鉛鋅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正朝著調結構、轉方式的目標轉變。
在價格方面,持續低迷態勢。據統計,今年1~8月,國內鉛平均現貨價格為14296元/噸,同比下降7.3%,相比2012年均價15290元/噸,同比下跌6.5%,跌幅有所擴大。一方面是由于新增產能的釋放使得礦產鉛產量增長較大,較高的庫存壓制了鉛價的上漲,另一方面是由于國家加大對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的環保核查,部分企業被關停整改。
相比鉛價,國內鋅價受成本支撐,整體跌幅較小,呈現出相對較強的抗跌特性。據統計,今年1~8月,國內現貨0號鋅價為15140元/噸,同比下降0.6%,但比2012年0號鋅年均價15010元/噸上漲約0.8%。
在經營狀況方面,由于價格低迷,缺少原料保證的冶煉企業徘徊在虧損的邊緣。同時,礦業與冶煉的利潤分配格局分化明顯、矛盾突出,冶煉行業的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僅不到1%。據統計,今年1~7月,鉛鋅工業實現利潤74.5億元,僅同比增長0.5%,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10.9%。其中,606家采選企業實現利潤約72.5億元,同比下降5.4%;482家冶煉業實現利潤僅約2億元。
增強競爭力迫在眉睫 我國鉛鋅行業的發展仍面臨著很多風險與挑戰,世界經濟復蘇存在反復性,鉛鋅需求增長趨緩,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在上升,過去支撐行業快速發展的因素或是削弱或是消失,單純依靠量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難以維計,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短期內難以得到緩和。
首先,產業競爭力亟待增強。長期以來,我國鉛鋅行業以冶煉業為核心,采選冶一體化程度不高。由于近兩年市場環境嚴峻、需求減緩,資源相對緊張、需求較快增長等支撐價格高企的市場環境已發生改變,冶煉企業產能相對過剩的癥結暴露無遺,冶煉行業的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僅不到1%,其深層次原因在于鉛鋅行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自有資源和能源所占比重較低,綜合競爭力普遍較弱。
2008年我國成為鉛鋅精煉產品的凈進口國,進口產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尤為明顯。中國鉛鋅工業因低成本的同質化競爭承接國外產能轉移的發展環境已不復存在。
同時,產業集中度仍需提高。目前,鉛鋅冶煉前十名企業的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分別為50%、40%,產業集中度沒有明顯提高,距離“十二五”規劃達到60%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其次,國家對鉛鋅行業的環保治理要求提高,防治重金屬污染已成為鉛鋅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今年8月,環保部發布了《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6項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征求意見,排放標準提高了75%;9月,國務院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重點區域提出了更高的節能環保要求。
尋找新機遇是當務之急 面對當前我國鉛鋅行業存在的問題,陳全訓認為,行業必須按照國家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戰略部署,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
一是要堅持穩中求進。在過去的十多年,鉛鋅需求保持年均增長10%,成為行業規模持續擴張的主要推動力。但最近兩年,中國鉛鋅需求的增長速度已出現回落,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下降。鉛鋅的消費領域比較集中,鉛80%以上用于制造鉛蓄電池,鋅50%以上用在鋼材方面。
在未來的很長時間里,傳統產品的需求仍會是鉛鋅行業主流,因此,要把傳統產業改造、優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是鉛鋅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是要堅守環境保護底線。近年來,鉛鋅污染物已引起社會公眾的強烈關注,影響了行業的形象,同時,也使行業的環境治理成本明顯增加。在這個背景下,鉛鋅企業肩負著重大的歷史責任,發展絕不能以威脅健康、破壞環境為代價,必須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安全的關系,行業和企業都要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堅守底線,努力瞄準產業發展的前夜,高水平起步,力爭在產業結構發展中占據先機,實現新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要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鉛鋅具有良好的循環利用性能,目前,中國再生鉛鋅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僅為20%左右,與國外70%以上的比例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發展前景廣闊,要大力發展綜合回收產業,完善伴生元素回收技術。要大力發展廢舊鉛鋅回收等生產性服務業,建立健全廢蓄電池回收體系,培育先進技術,促使規模化再生產的企業逐步實現行業生產由依賴礦產原料為主向礦產原料和再生原料并取的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