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集團富成鍛造公司全面“瘦身”節資631.54萬元
時間:2013年11月08日瀏覽:166次收藏分享:
今年, 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針對外部市場下滑、訂單不足的不利局面,他們一方面積極開拓內外部市場,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爭取核心民品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把加大內部挖潛節約、降本增效作為今年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融入到生產組織、工藝改進、物資采購、修舊利廢、節能降耗、提升質量等內部管理中,狠抓內部管理,以深入推進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為契機,精打細算、堵塞漏洞,使分公司精益管理取得實效。
在采購降本上,公司通過對外購原材料、備件、工具、輔料等進行疏理分類,在原有比質比價、利用陽光平臺招標競價的基礎上,通過和供應商進行談判達成降價承諾、國產品牌替代進口品牌,推行所有工具工裝領用以舊換新等途徑實現降本增效達到309.42萬元。同時,銷售商品運輸費節約26.12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加大對工藝改進的力度,對某工程產品鍛件生產項目采用碾環減料、自由鍛改模段方式節約原材料35.1萬元;對某產品10項采用碾環工藝節約原材料37.5萬元;對某產品14項自由鍛改模鍛節約原材料12.8萬元;通過工藝改進節約材料費共計85.4萬元。公司還針對采購的軍品原材料長短不一,產生大大小小的料頭,通過料頭的規范管理,分類別管理采取料頭代用、套材下料和有料頭不用新料等措施建賬、整理,1-9月僅代用料頭節約41.5萬元。對操作者采取每代用一噸獎勵100元的激勵措施,為促進料頭代用降本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僅該項就節創效益67萬元。
合理可行的制度是實現能源管理目標的保障。公司通過細化能源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對生產單位按生產線或用能班組將能源消耗與實際完成產量進行當月單耗獎懲考核,考核班組與責任單位領導績效掛鉤,從上至下的層層約束制度,使能源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一是及時更換主廠房主要用風設備風缸,并將設備控制閥門更新為球閥,便于隨時操作,減少壓縮空氣用量。到9月末,壓縮空氣費用同比減少52%,節約金額112萬元。二是合理、靈活控制高壓設備使用。經過數據統計分析,精鍛變壓器的損耗每月高達十萬度以上,為減少變壓器空載損耗,在節假日和設備停用期間,及時停送高壓,減少電量損耗,并對變壓器實施并網改造,提高變壓器經濟運行負荷能力。通過以上措施,公司噸鍛件耗電量下降60%,截止9月,節約電費17萬元;三是積極了解、研究國家節能新政策,爭取節能財政補貼。申報蒸汽錘改電液錘節能項目補貼,獲得320.7萬元的節能補貼,目前已經到帳60%。前三季度綜合能源消耗與去年同比下降14%。
在此基礎上,公司通過管理流程改善推進降本增效。將主干二級民品模具外委焊接的管理流程由原來多年的公司采購供方焊絲、雇傭供方焊工、提供焊接場地、支付焊工工資的方式改為供方包工包料,并且雙方簽訂每套模具所生成產品的數量,公司只確定焊接一套模具的費用,僅此一項同比節約焊材費用330萬元。對核心民品之一的陜汽差殼改善生產流程,每發車一次減少兩次搬運成本。
公司還通過日聯系、勤溝通,有效減少產成品庫存量。2013年,營銷部要求駐站人員每日匯報制度,統計每日客戶生產情況、各項產品需求量及產品質量問題等,更加有效的協調生產、發貨、降低產成品庫存量。產成品庫存同比下降30%。通過和各類原材料供應商談判,建立互惠互利共同體,實行物資分類別、分步走“上線結算”方式,原材料庫存同比下降1357萬元。
公司還在修舊利廢、人力資源等方面都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制定了長期有效的基于降本增效的激勵制度,使公司節能降耗工作都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