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直供比例上升 鋼貿商潤滑劑作用不可少
時間:2013年10月30日瀏覽:227次轉載:工業報收藏分享:
在南京建材市場享有20%市場占有率的鋼廠——江蘇雨花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光明日前披露,該公司今年鋼廠直供的比例約為30%,較去年15%~20%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他表示,這一比例今后還將繼續提高,直至40%~50%。
鋼廠直供:“沒有辦法的辦法”
周光明坦言,此前,鋼廠銷售渠道更多的是依賴貿易商,現在貿易商難生存,特別是經歷了2012年鋼貿商資金鏈斷裂、倒閉潮,其“蓄水池”功能大為弱化,同時,又沒有新的貿易商補充進來,這就要求鋼廠自己頂上去。
“鋼廠提高直供比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表示,以往,鋼材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從鋼廠到銷售市場再到工地,現在直接從生產基地送到工地,這中間減少了物流、倉儲等方面的費用,大大降低了采購商的成本。此外,對于鋼廠而言,與終端用戶直接面對面,也減少了許多不正當現象。周光明預計,未來3~5年內,建材類鋼廠直供比例還將逐步上升,達到30%~40%。而板材類鋼廠這方面的空間更大。
業內人士認為,鋼鐵行業遭遇了來自上下游行業的雙重擠壓,其利潤普遍大幅收窄,這也從一個側面倒逼國內鋼企加大直供,以削減流通環節的成本,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同時,鋼廠主動加大直供比例力度,顯示出鋼廠已開始由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變。
鋼貿商“潤滑劑”作用不可少
隨著鋼廠直供比例的提高,貿易商的空間何在?周光明認為,市場仍然需要鋼貿商,其“潤滑劑”作用不可少。“只不過,鋼貿商的數量不需要那么多。留下來的貿易商,多是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具備信用、渠道、服務等方面的優勢。”
“我的鋼鐵網”分析人士認為,事實上,早在2007年,就有“鋼企搶食下游,四分之三經銷商將淘汰”的論調,不過時至今日,貿易商依然活躍于鋼鐵業。業內普遍認為,從當前我國國情看,鋼材流通主體的巨大規模,完全的直銷,是不可能實現的。
不過,在“我的鋼鐵網”鋼材事業部華東大區副經理袁波看來,“畢竟有些終端需要押款,而鋼廠不接受,因此鋼廠直供占的量依然還是少數,主要是那些回款快的項目,所以多數還是需要貿易商去推。”
袁波同時表示,從鋼廠做直供也可以看出,現在鋼廠的銷售壓力在增加。若鋼廠直接向終端用戶推品牌,一旦鋼廠直接打入終端,貿易商再去打品牌也會更容易些。“我覺得鋼廠做終端,對貿易商來說有影響的,但并不是致命的。”
從事鋼貿行業十幾年的鄭先生則認為,“鋼廠與貿易商,一個是航母,一個是小船,各有各的用處。但是,當前貿易商仍太多,需要淘汰一部分,剩下的將是精品。”
廠商合作模式不斷“優化”
“我的鋼鐵網”分析人士預計,隨著市場貿易商結構、訂貨方式發生改變,鋼廠與貿易商的合作已趨向于按需訂購以及更為靈活的方式。目前雨花鋼鐵與貿易商合作模式主要是:貿易商代理制,即鋼廠出價,貿易商賣貨,對于完成任務者給予每噸30~40元的傭金。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模式,頗受經銷商歡迎。一方面,在資金緊張情況下,貿易商不需要占用太多資金。另一方面,當前鋼材市場金融屬性增強,波動大,貿易商無需承擔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鋼材產品的在途風險也由鋼廠承擔了。
目前雨花鋼鐵在各個銷售網點,每天對數量、規格實行動態化管理,從而也減少了資金的占用。“我的鋼鐵網”分析人士表示:“哪些品種、規格好銷,哪些不好銷,哪些附加值高,根據不同的地區,對資源做出不同分配。同時,哪些品種銷得快,就補充,銷得慢,就減少其供應量。鋼廠基本上可以做到市場缺什么,生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