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助推老工業基地走向高端
時間:2013年10月28日瀏覽:244次收藏分享:
沈陽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也是中國工業的脊梁。在向兩化深度融合進軍的道路上,沈陽也碩果累累。今年5月份,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對沈陽、湖南、廣西、陜西、蘭州、合肥、昆明、鄭州等第二批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進行的驗收中,沈陽市以總分97.07分在8個試驗區中名列第一。
10月15日,在落實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若干重點任務工作會議上,沈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葛蘇就沈陽市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做法進行了匯報。
葛蘇表示,在推進兩化融合的工作中,沈陽市按照“重點突破、點面結合、整體推進、深入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堅持全方位對接、全領域推進和全過程保障,注重“三大體系”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環境和氛圍,以36戶示范企業,5個市級示范實驗區,百戶重點企業為主體,以十百千萬工程為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推進工作。
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資金支持
葛蘇指出,從全市層面看,沈陽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陳海波為組長的兩化融合領導小組,出臺了全市《試驗區實施方案》,確定了5個市級試驗區,設立了5000萬元專項資金。除此以外,沈陽市已把兩化融合納入沈陽市政府考評體系,沈陽市經信委把兩化融合工作列為全系統年終考評的重點。
具體來說,從市直部門層面看,沈陽市直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都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明確了各自的責任分工。沈陽市經信委作為牽頭部門,舉全委之力推進兩化融合,成立了綜合組、政策保障組、督導檢查組等6個工作小組,抽調了34名干部進入百戶重點企業協調推進兩化融合工作,制定完善保障措施;
從區縣層面看,各市級試驗區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并根據自身產業特色及發展目標,制定了各自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責任分工,并已經按計劃逐步加以落實;
在政策資金方面,沈陽市通過制定《兩化融合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引導企業加大兩化融合項目建設的投資力度。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沈陽市共有131戶企業開展了兩化融合建設工程,總投資高達10億元,已到位資金達6億元,另外,沈陽市各類專項資金也都向兩化融合傾斜,全年沈陽市政府用于兩化融合的投入達4億元以上。
加快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
目前,沈陽市已構建兩化融合發展促進中心、工業創新設計服務平臺、沈陽國家軟件公共服務平臺、沈鼓集團云制造平臺、暢通數據電子商務平臺和奇輝物流平臺等10個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并已投入運營并開展服務。
“兩化融合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促進作用持續加大,新的服務形式、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备鹛K介紹,格微軟件公司以翻譯服務和知識服務為核心業務,已為沈陽市百余戶企業建立了百萬級別的專用知識服務中心。奇輝物流公司建設的開放式物流協同作業平臺,通過車載終端、監控設備、建立誠信體系和金融監管等手段,實現了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禾豐牧業正在努力打造全國首家飼料行業網上交易及公共咨詢服務平臺。
此外,在完善企業聯盟體系、加強人才培訓服務方面,沈陽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12年,沈陽市擴大了企業聯盟成員范圍、建立《沈陽兩化融合網》、組織兩化融合對接會、擴大專家服務團隊,并邀請國家及省專家多次到企業開展一體化咨詢服務等,促進了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人才培訓方面,沈陽開展多層次兩化融合知識培訓上百次,培訓人數近萬人。同時,為便于沈陽干部職工掌握有關兩化融合政策,了解兩化融合的基本知識和典型案例,沈陽市還組織編寫了《沈陽兩化融合普及知識手冊》。
兩化融合助推企業走向高端
在談到沈陽兩化融合取得的成效時,葛蘇表示,兩化融合已成為骨干企業轉型發展和向產業鏈高端邁進的首要選擇。
目前,沈陽市大型骨干企業平均產品研發周期、客戶響應速度的提升率均已超過20%,兩化融合專業工程技術人才、兩化融合的智能產品的比重、集中度顯著提高。例如,沈陽機床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臺全智能機床操作系統———I5全智能機床操作系統,加速從傳統制造商向現代制造服務商的轉變。另外,北方重工、三一重裝、沈鼓集團、特變電工等企業,不斷拓展產品研發設計、工程總包、系統集成等服務。
對320多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的已達89.13%,部分企業的信息化已經覆蓋了從產品需求、仿真設計、樣品試制、批量生產等全過程。此外,2012年初,沈陽市兩化融合整體發展綜合評分已達57.5分,比2011年提高了7.1分;2012年底已達到66.1,比2012年初又提高了8.6分。特別是大型骨干裝備制造企業兩化融合綜合評分已達75分,整體進入綜合集成階段,裝備制造業在全市的引領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由此可見,沈陽市工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兩化融合發展指數持續提升。
除了骨干企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兩化融合也為中小企業指明茁壯成長的新途徑。葛蘇介紹,一批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明顯提高,大部分企業開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沈陽市飛馳電氣和東瑞科技兩家企業作為典型代表在全國中小企業兩化融合推進工作會上做了經驗交流。
同樣,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為沈陽市IT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廣闊空間。在工業企業需求的拉動下,沈陽市電子信息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軟件產業完成業務收入655億元,同比增長27.3%,位居東北首位,特別在工業軟件領域,東大自動化、高精數控、先鋒集團等已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