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三级片无码高清-一级国产黄色片传媒-下载日韩一级黄色片-国产黄片卡片一级-看三四级黄色毛片-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欧美一级电影播放观看-日韩一级视频在线看-成人簧片一级AAA片

【請登錄】【免費注冊】

首頁新聞技術產品供應二手培訓展會物流維修求購招商招標招聘企業

新聞

在這里讀懂中國機械行業 搜索 搜索
新聞首頁行業資訊政策協會企業榮譽人物訪談展會快訊職教新聞新年寄語
您的位置:盤古機械網>新聞資訊>人物訪談>詳情

一個農民工的圓夢之路——訪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

時間:2013年03月02日瀏覽:421次轉載:本站收藏分享:
    三月的北京,風和日麗,春意融融。
    赴京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德力西集團員工周振波,在接受我們采訪時,非常激動地說:“能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參政議政,是我作夢也想不到的。我作夢也不會作這樣夢。我深深懂得: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而且是億萬農民工的榮耀。”
    37歲的周振波,是一位來自河北省廣平縣的農民工。他個頭不高,五官端正,身板結實,忠厚樸實中透露著精明沉穩。
帶著憧憬與夢想,周振波走出鄉村、奔向城市。從變壓器加油、烘干工做起,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選為變壓器制造公司黨支部書記,一步一個臺階。優秀員工、金牌員工、全國優秀農民工,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的他,贏得了接連不斷的榮譽,獲準直接落戶上海。
    在世界大都市上海、在擁有兩萬多員工的德力西集團,沒有任何背景周振波,實現了日夜期盼的城市夢!
周振波非常配合我們的采訪,他說,他要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全國的農民工朋友,黨和政府對農民工非常重視,我們每位農民工,只要踏實肯干,勤奮刻苦,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能這樣,習總書記說的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不忘奶奶的教誨
    周振波在廣平縣第二中學上初中時,學校離家遠,需要住校讀書。一年到頭吃曬干了的腌蘿卜的他,哪有錢在食堂買飯菜。他一直從家里自帶饃饃。夏天帶一次吃三天,天氣熱饃饃會很快發霉長毛,他用毛巾一擦就啃,雖然有股餿味,但總算能填飽肚子。冬天帶一次可以吃一周,但凍得像石頭那么硬,費好大勁才咬下一口。
    周振波5歲時媽媽病故,家里只有父親和奶奶兩個親人。父親埋頭忙農活,他是被奶奶帶大的。沒讀過書的奶奶不知道幾月幾日星期幾,但總能算準他周六學校放假回家的日子,做一些油炸餅、韭菜餅給他改善伙食。偶爾,鄰里鄉親有喜事,會送給奶奶一個蘋果、梨子什么的,奶奶舍不得吃,等周振波回來后給他吃。周振波一定要與奶奶一起吃,兩人你讓我我讓你,周振波咬一口,奶奶一小口,美味水果分享完了,但婆孫相依相親的濃濃情意,卻是無窮無盡。
    奶奶時常撫著他的頭說:“小波,千萬不能跟人家的小孩比,你從小沒有媽媽,奶奶歲數越來越大,不可能一輩子照顧你,以后要全靠你自己努力。不管走到哪里,無論做什么事,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壞事,只能走正道,不能走歪道。”當時的小孫子,似懂非懂,只是不斷地點頭。
    這樣的家境,那有能力繼續升高中,初中畢業后最好的出路就是當兵。奶奶深知這個道理,一面鼓勵周振波參軍,一面又舍不得分開。臨走前的那段日子里,周振波時常看見奶奶偷偷哭泣,有時早上起來,一摸奶奶的枕頭都濕透了。
奶奶83歲時,一次感冒引起并發癥,她知道自己撐不過去,交代振波的父親說:“我也這么大年齡了,你們都能自己過了,不要太傷心,不要告訴振波,讓他在部隊安心服役。”
    奶奶安詳地走了,周振波直到復員回家時才知道奶奶的死訊。說起已經過世17年的奶奶,周振波總會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奶奶從小裹腳,用腳跟走路,爺爺餓死的時候,她才40多歲,一個人帶大父親和我很不容易,一輩子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我沒有孝敬過奶奶,但要把奶奶的話永遠記在心中。”
    奶奶的話,就是周振波和父親時刻銘記于心的家規家訓。周振在學校里是三好生、少先隊大隊長,被評為學雷鋒標兵、文明青年。在部隊兩次榮獲營嘉獎,兩次獲優秀士兵獎勵。
    周振波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老家廣平縣的領導來到他家慰問,也有不少記者跟隨采訪。有記者對他父親說:“老爺子,現在縣領導在這里,你有什么困難,向縣領導提提吧,政府可以幫忙解決。”忠厚的老父親笑著說:“我也不愁吃、不愁穿,就不給政府添麻煩了。”
    敢破舊風俗
    周振波當的是海軍,駐守南疆前線,當兵四年一直處于戰備狀態,由此養成關心時政新聞的好習慣,思想觀念能緊跟時代步伐。
    2000年元月,周振波與鄰村的姑娘宋文麗相識相愛,籌備結婚了。
    當時的河北農村,除了家里有人做生意,或是公職人員家庭,農村青年結婚,百分百要虧賬。那里的風俗,被子至少要十二蓋十二鋪,多的要二十四蓋二十四鋪,兩鋪還要一個大床單,一個枕頭,一個枕套。結婚前男方做好了送到女方去,結婚時女方帶到男方,車子裝得越多越壯觀。
    這只是表面的風光體面,實際上是苦不諶言的負擔。到家后,要好幾個柜子裝,還要收拾晾曬,防止受潮發霉老鼠咬。很多人借了錢辦婚禮,孩子四五歲了賬還沒還清。
    周振波主張什么都不辦,領個結婚證就行了。沒有條件,何必打腫臉充胖子。結婚后自己掙了錢再辦。
父親說,你說的一點不錯,但這是千百年的風俗,沒人對著干,人生就這一次,你別亂來。
   他說,既然我的想法是對的,那我們就要帶個好頭。
   他通過一二再再而三地做工作,雙方家長終于都同意了。
   農歷臘月十二月二十三,這是農村祭灶王爺、祈求和睦平安的日子,他們去領了結婚證。回到家正是傍晚,小兩口和爸爸一起,吃了平平常常的一餐晚飯,就算成家了。
   什么都沒買!只有兩條被單是箱子里新拿出的,里面的被子也是舊的,舊床單掛起來作窗簾。但來了新人,寒冬舊房,依然充滿溫馨氣息。
    后來他們種地打零工掙了錢,相續買了電視機、縫紉機、床和沙發。別人有的,他家也有了。而他妻子的弟妹,都借錢結婚,欠賬的包袱很久甩不掉。每年秋收農忙和春節,只有他們給岳母岳父孝敬錢,看著女婿的生活逐步改善,岳母笑得合不攏嘴。
緊緊抓住難得的機會
    2004年春節剛過,戰友詹國軍介紹周振波到上海德力西,應聘變壓器車間的工人。周振波滿懷希望,來到設在有“大上海后花園”之稱的青浦區境內的德力西工業園。但一看招工啟事,立刻像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應聘員工要在25歲以下,高中學歷以上,并且需要機電專業。而自己已經28歲,初中學歷,沒有任何機電知識。
   不符合招工條件,難道就這么打道回府?周振波不甘心。他通過戰友轉告公司領導,雖然他現在條件還不夠,但通過努力一定可以勝任這個崗位。領導也欣賞有決心的人,答應周振波試用三個月,三個月后還不行,必須無條件走人。
    機會來之不易,周振波十分珍惜。那三個月,每天中午一個來小時的午休時間,他都在寬敞的車間里學習變壓器裝配,晚上也經常自動去加班。領導交代的任何事情,周振波都百分百地完成任務。公司領導喜歡上了這個年青人,樂呵呵地對詹國軍說:“你如果還有小周這樣的戰友,再多幾個我也要啊!”詹國軍也笑著回答:“我這樣的戰友只這么一個。”
    意想不到的是,周振波的愛人卻沾了光。宋文麗原本也不夠公司的招工標準,但領導認為周振波干得這么好,他愛人肯定不會差。于是,宋文麗也于2004年年底進了公司。 
    既不怕苦也不怕忙
    就這樣,周振波成了上海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變壓器車間的加油、烘干工,要給七八個加油泵不定期地加油、換油。一般的變壓器加油、烘干要用20個小時,3.5萬KV電壓的變壓器要用40個小時。在這20或40個小時內,還需要每20分鐘給真空干燥設備放一次水。
    這崗位雖然勞動強度不大,但需要默默地堅守,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件小事。該加不加,該換不換,該放不放,設備不會馬上壞,但會縮短加油泵的使用壽命,影響所做的產品質量。干好干差,完全憑員工的自覺性。
   周振波上崗后,幾乎沒有了下班的概念。兩個人值班,十幾天打通宵是平常事,多的話一個月要20個通宵。他們在水泥地上鋪一張薄紙板,深夜累了的時候,輪流和衣躺一躺。夏天晚上蚊子多,車間空間大,有時點蚊香也不頂用,他們就用排風扇對著人吹趕蚊子。這時只能合合眼,不能睡,風太大,一睡著就會感冒。冬天天氣冷,但也只蓋一件棉大衣。加班連軸轉,兩天兩夜不回家也是常事。這一干就是近六年,當了工段長后也沒脫產。這期間,沒有一次因人為原因造成設備故障,使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加油區與油打交道,衛生最難搞。周振波靠著勤快,使這難題迎刃而解。設備經常擦,地面有油污馬上就拖,最難干凈的地方,每次都搞得最干凈,每月都獲得公司的衛生嘉獎。一次,提供設備的廣東省中山市凱旋公司領導來參觀,驚訝地說,我們到全國各地看了很多買公司設備的廠家,沒有一個像你們保管得這么好,連地面都干干凈凈。
“人間萬事出艱辛”,但只要有效果,周振波心里很欣慰。
    在周振波自己調離這個崗位、當了領導后,他在這個地方擺了一張床,讓值班的員工可以休息,還配備了暖風扇,供員工取暖。自已苦點沒關系,可別虧待了員工。
    他到德力西現在是第十個年頭,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2011年的一個星期天,他4歲的兒子發燒了。鎮衛生院的醫生一量體溫,39.5度,就不敢開藥。上午10來點鐘,周振波開著電瓶車和愛人一起送孩子到青浦醫院去。孩子坐中間,愛人坐后面扶著孩子。車從開出不久,突然接到電話,有客人提貨。領導不在廠里,要他代辦發貨手續。這時,如果說一下我孩子身體不好,要去醫院,這任務肯定不會落他身上。但他對愛人說:“小宋,你先送兒子去看病吧,我過一會就來。讓孩子坐前面,你用腿夾住他,注意不能讓他摔下來。”等他辦完手續,趕到醫院,已是下午一點多,孩子已經掛完三瓶鹽水。
    去年的國慶節連中秋節,人稱是歷史上放假最長的節假日,八天放假,他上了五天班。三個是生產任務日,一天是接待客人,另一天是客人提貨。提貨按規定要分管領導辦理手續。領導有事或休假,經常委托住所離公司較近的他代辦手續。只要找他,他就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從不推托。
    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
   “人不能跟別人比,要跟自己的過去比。我們的生活的改善和職場的成長,都是德力西給我們提供了平臺,公司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地。”這是周振波發自肺腑的話。“重陽節公司給每個員工家庭的老人發慰問金,員工生日送賀禮和領導親筆簽名的賀卡,政府發給經營團隊的獎金也讓員工一起分享,這些公司完全可以不做的事都做了,比一些國有企業還要做得好,說明老板把我們當作了一家人,我們也要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
    變壓器所用的油,都是從外面進購的專用油。每次送油車卸油時,他總是叫駕駛員用千斤頂把油車前輪頂高,把油卸得干干凈凈,確保公司財產不受損失。
    2010年春節前,一臺變壓器加油、烘干時,有關部門要求加油2800多公斤。根據該變壓器的規格,憑他的經驗,他感到數量有誤,立即請技術人員復審,結果只需加800多公斤油即可,防止了油品的浪費。
    一次,周振波路過車間門口,發現拖地用的水龍頭 “滋滋”地噴水,他立即打電話請機修組的同事過來維修。機修組沒有備用的水龍頭,需要領導審批后上街采購,辦好手續還不知要多長時間。周振波就叫員工先用布包住水龍頭,減少漏水。他急匆匆地跑到街上,用6元錢買了個水龍頭,自己動手更換,弄得全身濕透。
    他下班一般比別人遲,有時發現別的車間排風扇還開著,他會爬過兩米多高的貨架,關掉電源。看見公用飲水機壞了,他也會自己動手修理。
    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沒人做,沒人管的事情,能做的我都會去做。”周振波的習慣,是對企業發自心底的一種眷顧,一種依戀,一種認同,一種信任!
    正別人先正自己
    周振波擔任主任的變壓器裝配車間,是由原來三個車間合并的,40多人,成了變壓器制造公司最大的車間,有五個班組在新廠區,三個班組在老廠房,中間相隔三四公里的路,周振波經常騎著自己的小電瓶車,兩頭跑。車間配備兩輛汽車,但他從來不給自己派車。公事也不用,私事更不用說了。
    1月6日,他成了全國人大代表的初步候選人,青浦區委書記、組織部長會見他。他是坐20多分鐘的九路公交車趕去的。1月8日,區委組織部通知他在上報的簡歷上簽名,他也是坐公交車去的。1月14日,市人大常委會通知他到那里拍攝選舉時公布簡歷用的照片,他坐了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而他叫員工拿東西從新老廠區之間來回,擔心他們騎電瓶車不安全,都派了車。
    湖北籍員工肖強,七年前剛進德力西時,一個月的工資只有68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打算辭職回家。周振波同他談心,耐心勸他放眼未來。肖強留下了,后來成為變壓器裝配的技術骨干,每月收入4000多元,最多時六七千。公司的吸引力越來越強,2007年12月份,他愛人也想進公司了,但條件與招工要求有距離。周振波向領導建議,讓肖強老婆進廠,這有利于肖強安心工作。領導采納了他的意見。肖強非常感謝,一定要請周振波吃頓飯表達自己的心意。周振波不肯。他說,我們都來自農村,家里條件都不是很好。我一個人吃飯,二三十元就可以吃得很好,你請客至少要用幾百元,這幾百元我們父母種田得用多長時間才能掙回來。這些錢,如果給孩子買學習用品或玩具,就有一大堆,吃了一下子就沒了。不吃比吃更有意義,不是嗎?
   他的態度很誠懇,肖強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周振波做了很多好事,有不少員工想請他吃飯,他一次也沒去。為員工做點事是應該的,接受請吃是不應該的。表達感情,不一定非吃吃喝喝不可。
    今年一月份的一個晚上,車間里燈火通明,一些員工在加班裝配出口越南的變壓器。周振波沒有生產任務,但也在陪著大家。他想自己在,萬一員工有事找他解決就方便些,一直陪到夜里十二點加班結束。按公司規定,這樣的加班,吃夜餐可以報銷夜餐費。員工們自然要他一起吃,然而他說:“你們去吧,我只是陪陪你們,又沒干活,就不去了。”這個主任,吃夜餐的界限分得很清。
   2008年,周振波的小舅子也來公司的繞線車間工作了。小伙子年紀輕,晚上上網太遲,一天早上睡過頭了,上班遲到了。周振波聽到這個事,立即打電話把小舅子叫來,一臉嚴肅地說:“員工按時上班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很多年都沒一次遲到,這種事,只能允許這一次。”但沒過幾天,小舅子又一次遲到了。周振波輕嘆一口氣,對小舅子說:“你管不了自己,不適合在這里工作,算了吧,你還是回去找其他事做做。”讓小舅子辭了職。
   公司總經理、制造部長對周振波說:“年輕人遲到一兩次,警告一下就行了,不要把他辭退吧!”周振波沒同意。己身正不令則行,己不正雖令不從。對自己的親人要求不嚴,就很難管別人。
其實他與小舅子感情是很好的,小舅子娶媳婦時,周振波支持他兩萬元。就是在自己借錢買房子的時候,他也沒有向小舅子開口拿一元錢。
   愛當員工的“老娘舅”
   在上海德力西,周振波是出了名的愛管“閑事”,很多員工都叫他“老娘舅”。
   2007年周振波走上管理崗位后,越來越多的員工找他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員工利益無小事。周振波擔心自己忘記,口袋里總是裝著筆和記事卡,不管路上碰到的提起的,還是專程找他反映的,他都會記下來。辦好了,他就會在卡片上劃掉;閑暇時,掏出來看看,沒辦的趕快落實;實在辦不了的就及時說明原因。
   平時開會的時候,周振波經常向員工們說,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來找他,不敢保證給你們最滿意的結果,但我會盡我所能地把它做好。幾年下來,周振波用去了一大疊記事卡,解決大小問題幾百件。單是近幾年為員工找合適的出租房,就找了十幾戶。
    一名貴州籍員工與一位女青年談對象,談好幾年了沒談成。2011年初,老家又給他介紹了一個女孩子,兩人已經有了親密的關系。可沒想到,分手了的女朋友知道這個事情后,經常到廠門口攔著他,還跑到他家里哭鬧,要求賠償她三萬元青春損失費。那員工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愁得團團轉,找了周振波。
    周振波下班后就去找那個女孩,后來又找到了她的好姐妹一同去勸她,十來天的時間一直耐心地給她做工作,講了數不清的好話,但是這個女孩不肯罷手。一天早上,這女孩又把那員工攔在了公司大門口。周振波聽說后,急忙出去把女孩請到車間,苦心婆心地開導她,說繼續鬧下去對雙方影響都不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女孩終于感動地說:“周大哥,你是好人,怨誰都不能怨你,我聽你的。”最終同意拿一點補償費就算了。
    當時,那員工身上沒多少現金,周振波立馬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錢,還向其他同事借,湊了2000元錢給這個女孩。此后,這個女孩沒有再尋事,一件感情糾紛,有了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
    2011年6月,周振波被中共青浦區委授予“青浦區服務人民群眾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做好事不張揚
    裝配車間需要鋸末清理地面油污,但由于金額太少,店家不愿開發票,公司無法開支費用,所以沒有采購。2012年10月份,周振波與木材廠聯系好后,拿出50元錢,叫員工開車去購買。還告訴他,偶爾用一點小錢,不會給他造成經濟負擔,這事就不要再告訴別人了。
    周振波經常這樣,做了好事,不聲不響。下面兩件事,他只在向黨委領導交流思想時說起過,知道的人很少。
    2007年5月份的一個周末,周振波和兩位同事來到上海銀行取錢。但很奇怪,卡怎么插不進去。他隨意一點顯示屏,出款口竟然彈出了1500元錢,把他嚇了一跳。這時,他才發現取款機里還插有一張未取走的銀行卡。如果再按“繼續”,還可能源源不斷地出錢。但周振波想都沒想,立馬退卡,把卡和錢都送到銀行柜臺營業員那里。周振波向她們敘述了剛才發生的事情,但因為這是一張農商銀行的卡,失主是異行取款,銀行營業員不肯接受把卡和錢存放她們這里的要求。周振波很耐心地向她們解釋,一面說這畢竟是銀行卡,你們處理起來比較方便;一面說卡在這里丟了,失主等下一定會來這里找的,你們只要暫時保管一下而已。在他一再勸導之下,營業員終于收下了卡和錢。部隊出身、警惕性很高的周振波,還打手機把這個事向110作了反映,做到了萬無一失之后,才離開銀行。
    按照常規,變壓器烘干,烘房內只放一排器身。能不能提高些工效,周振波著手革新,把一排器身改為二排器身。這樣,質量同樣得到保證,烘干效率提高了一倍,烘干成本節省了50%,每年為公司節省了20多萬元。2008年,集團給周振波頒發了管理創新獎。
    拿著2000元獎金,周振波犯了難。點子雖是自己出的,但負責現場管理的師傅幫忙出謀劃策,管設備的同事幫忙做了架子,這是一個團隊的工作,不能一個人獨吞獎金。他想到把錢拿出去請同事吃飯,但2000元一頓飯就沒了,實在是浪費。還是捐給互助基金會吧,幫助困難員工,讓錢用到刀刃上。
    周振波找工會干部,要把錢捐給公司的互助基金會。工會干部說,這錢是獎給你的,不用捐。他又找到黨委書記。書記對他說,你的行為值得表揚,但是這個獎金是公司對你工作的一種肯定,再說你家里也不富裕,自己留著吧!
為捐這個錢,他找有關領導五次,看他態度這么堅決,基金會終于同意接受他的捐款。這事除了工會干部和書記知道外,他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
    不以領導自居當好帶頭人
    周振波的辦公桌設在車間的吸煙區旁,有時會有煙灰飄到車間地面上,他看見后,都會把它掃得干干凈凈。裝配車間焊線時,要把包線紙撕掉,紙屑常會被電風扇吹得四處飄落。周振波檢查工作時,會順便帶個掃帚,隨時看到,隨手就掃。這時的他,一點不像個車間領導,倒很像個清潔工。周振波也說自己不是領導,只是車間里的帶頭人。
    每天上班,他總早去晚歸。只要有員工加班,不管是星期天還是節假日,他都要來。他覺得帶頭人來了,大家干活會有勁一些,如有事找他也更方便。這些加班加點都是義務的。去了錢沒多,不去錢沒少。這決不是做給誰看,他來與不來領導也不知道,他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世博會期間,公司組織員工參加文明交通志愿者執勤活動,周振波帶領變壓器公司十多位志愿者,連續十多天,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在交通要道疏導交通,勸導市民文明行路。參加迎新春長跑、迎世博長跑,他都在前面領頭。愛國衛生、無償獻血、汶川大地震捐資、員工子女白血病捐款,公司公益活動很多,周振波沒有一次落下,而且都在帶頭。他所在車間的員工每年無償獻血都超過2000毫升。他參加“藍天下的至愛”——好心人幫好心人萬名志愿者募捐行動,不僅自己捐資,妻子捐資,而且組織員工參與募捐。
   作為車間負責人,周振波希望員工監督他的一言一行,在車間會議上,他誠懇地歡迎大家提意見。他說,提對的,我改正了,有進步,我感謝你。不對的,我也要感謝你,因為你提了,我作了說明,誤會消除了,不和諧因素就沒有了。因為這種姿態,所以員工敢于在他面前說真話,提出建議、反映訴求、解決困難,改善管理上不盡如人意之處。
    變壓器裝配車間在周振波的帶領下,大家愛崗敬業,形成了很強的凝聚力。大家喜歡這個集體,喜歡這份工作。一般來說,民營企業農民工流動性較大,而在周振波管理的車間,除了特殊的原因辭職外,從沒出現過員工流失現象。

熱門新聞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