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技術:二戰結束之前的制造技術,可以統稱為傳統的制造技術,二戰結束之后,進入20世紀下半葉以來,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由于發展經濟和增強國防的需要,也由于劇烈的市場競爭的刺激,紛紛將傳統的制造技術與新發展起來的科技成就相結合,發展了先進制造技術。這些促成新一代的制造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的新興的科技成就主要包括:
——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
——自動化與自動控制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
——現代設計理論與技術;
——材料加工、成形的新技術;
——現代管理科學與技術。
與傳統的制造技術比較起來,當代先進的制造技術以其高效率、高質量和對于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為主要特征。今天,先進制造技術是生產力的主要構成因素,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它擔負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科學技術的各個學科提供裝備、工具和檢測儀器的重要任務,成為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使能技術”。尤其是一些尖端科技,如航空、航天、微電子、光電子、激光、分子生物學和核能等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如果沒有先進制造技術作為基礎,是根本不可能。
并行工程的虛擬制造: 使產品設計具備高度的預見性或預防性的技術是所謂“并行設計”或“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簡稱CE)。
并行工程:并行工程的實質是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充分地預報該產品在制造、裝配、銷售、使用、售后服務以及報廢、回收等環節中的“表現”,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地進行修改與優化。
虛擬制造:虛擬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也譯作“擬實制造”),它是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也譯作“幻真”技術或“靈境”技術)在制造中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是借助于多媒體計算機的聲像技術及先進的傳感技術,虛構一種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虛擬制造其實是“在計算機里面開工廠”,它以計算機仿真、智能推理和預測為基礎,以真實的產品模型和工藝信息,驅動虛擬的“制造設備”,“加工”出虛擬的、卻貼近現實的“產品”,并通過先進傳感技術和聲像技術(例如,專用頭盔和手套),構成先進的人機界面,從而將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虛擬“產品”呈現于人的感官、提供給虛擬的“消費”過程、“損耗” 過程或“維修”過程。
設計自動化與計算機輔助設計:今天的設計自動化大致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計算機輔助生產計劃(Computer Aided Production Planning,簡稱CAPP)以及數控加工自動編程(Automatic Programming,簡稱AP)。其中CAD屬于產品設計自動化,而CAPP和AP則屬于工藝設計自動化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制造一體化(CAD/CAM)問題。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LP)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根據其在“國際汽車項目”(International Motor Vehicle Program,簡稱IMVP)研究中,基于對日本豐田生產方式的研究和總結,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精益生產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
以“人”為中心——尊重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工人組織起來,集體地對產品負責,生產線一旦出現問題,每個工人都有權把生產線停下來,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以“簡化”為手段——簡化企業的組織機構,簡化產品的開發過程,簡化零部件的制造過程,簡化產品的結構。總之,簡化一切不必要的工作內容,消滅一切浪費。
以“盡善盡美”為最終目標——不斷改善、追求完善。在豐田的生產中要求以100%的合格率從前工序流到后工序,而絕不允許任何中間環切有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后道工序。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簡稱CIMS)是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新一代制造系統。它以計算機來輔助制造系統的集成,以充分的、及時的信息交流或信息共享將企業的設計、工藝、生產車間以及供銷和管理部門集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它們相互協調地運作,以確保企業的整體效益,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簡稱AM):指的是制造企業能夠把握市場機遇,及時動態地重組生產系統,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其它企業相比)向市場推出有利可圖的、用戶認可的、高質量的產品。 以計算機網絡將本地的、異地的,甚至異國的制造企業或制造資源(設備、產品設計或工藝規程)聯成一個整體,為共同的目的,進行協調的努力。如果說,CIMS側重于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集成與信息交流,那么,敏捷制造則發展到企業之間的集成與信息交流。通過計算機網絡聯接起來的企業,被稱為“Virtual Enterprise”有的中文文獻上譯為“虛擬企業”。
仿真制造:模仿生物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的制造系統與制造過程稱為“仿生制造”(Bionic Manufacturing)。人們在“仿生制造”中不僅是師法大自然,而且是學習與借鑒他們自身內秉的組織方式與運行模式。如果說制造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延伸了人類的體力,智能化延伸了人類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則是延伸人類自身的組織結構和進化過程。
綠色制造:綠色制造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綠色制造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制造業中的體現,換句話說,綠色制造是現代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顯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及企業的振興與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超精密加工:解決某些單件生產的、用于尖端科技的零件的加工。
納米技術:一種集分子、原子精度(納米、亞納米級)的檢測、加工、傳感與控制于一體的系統工程。
快速成型:是個由三維轉換成二維(軟件離散化),再由二維到三維(材料堆積)的工作過程。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