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刀具使用壽命
刃磨后的刀具自開始切削直到磨損量達到磨鈍標準為止的切削時間,稱為刀具使用壽命,以T表示。為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和機床的安全運行,一般在機械加工自動線、多刀切削以及大批量生產中都要求定時人工換刀:而在現代制造技術中,由于大量采用了數控等先進的自動控制機床,所以要求根據刀具使用狀態進行自動換刀。
那么,刀具究竟能夠切削多長時間,即刀具使用壽命應取多長才算合適,需通過大量的切削試驗才能確定。還有在零件或刀具的新材料和新工藝開發研究中,刀具的使用壽命是一個重要的影響指標,也要進行大量的切削試驗。
由切削原理可知,刀具的磨損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即初期磨損、正常磨損和劇烈磨損等。在正常磨損階段,刀具后刀面磨損帶平均磨損量VB與切削時間t成正比。通常采用固定其它切削條件,而改變切削速度Vc進行刀具磨損試驗,由此可得到很多條刀具磨損曲線,從中找出切削速度Vc與刀具使用壽命T的關系,即泰勒(F.W.Taylor)公式: Vc=A/Tm (1)
式中:m表示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程度
A為與試驗條件有關的系數
但這種方法的試驗工作量很大。為此,需要尋找一種刀具使用壽命快速試驗的方法。
2 快速試驗原理
由于在刀具磨損曲線正常磨損段中刀具后刀面磨損平均磨損量VB與切削時間t成正比,則有VB=VB0+kt,并且不同切削速度Vc的磨損曲線在正常磨損段的延長線都交于縱坐標上的同一點VB0,如圖1所示。當Vc1c2c3時,VBe-VB0=k1t1=k2t2=k3t3(VBe為磨鈍標準,k為刀具磨損曲線中正常磨損段的斜率,t為切削時間)。
根據上述關系設計一種刀具使用壽命快速試驗方法,先以切削速度VcW進行切削,測出對應于時間t1和t2的刀具后刀面磨損量VB1和VB2,應使t1和t2均超過初期磨損階段:再以切削速度Vc2(Vc1c2)進行切削,測出時間T3及相應的磨損量VBT,如圖2所示不同切削速度Vc的刀具使用壽命試驗曲線。
圖1 不同切削速度Vc的刀具磨損曲線
圖2 刀具使用壽命試驗曲線
根據式(1)、圖1和圖2關系,可以導出如下關系式:(推導略) k1= VB2-VB1
T2-T1 (2)
k2= VB3-VB2
T3-T2 (3)
m= lg(Vc2/Vc1)
lg(k2/k1) (4)
VB0= T2VB1-T1VB2
T2-T1 (5)
A=Vc( VBe-VB0 )m
k (6)
利用這些關系式可求得泰勒公式中的兩個系數m和A
3 試驗條件
設備:改裝的C620無級變速車床:刀具YT15刀片,前角g0=0°,主偏角kr=75°,副偏角kr’=15°,刃傾角l=0°,后角a=10°:試件材料:45鋼和40MnB兩種,經正火處理,其硬度分別為184~189HB和204~205HB:切削用量:進給速度f=0.21mm/r,吃刀深度ap=1.5mm,切削速度分別為140和167m/min、136和160m/min及131和155m/min等三組。
4 試驗結果及分析
根據上述試驗原理,固定其它切削條件,改變切削速度Vc。為減小試驗誤差,試驗選取三組切削速度Vc分別對45鋼和40MnB兩種材料進行刀具使用壽命試驗。試驗數據采用計算機處理,利用式(2)~(6)計算可獲得三組系數m1、m2、m3和A1、A2、A3,求平均值得到泰勒公式中的兩個系數。試驗數據及處理結果如表1(取磨鈍標準VBe=0.5mm)。
表1 刀具使用壽命試驗數據及處理結果(見下面)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具有相對性,習慣以碳素結構鋼45鋼為基準,以一定刀具使用壽命T下的切削速度vT衡量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如取刀具使用壽命T=60min,用泰勒公式分別求出45鋼和40MnB的切削速度,分別記為v60和(v60),它們的比值是kr=v60/(v60)稱為相對加工性。現取T=60、100、200min時比較兩種材料的相對加工性,如表2所示。根據表2中的數據分析可知,45鋼和40MnB兩種材料的相對加工性約在0.85~1.15之間。屬普通金屬材料(kr=0.65~1.6)。它們的切削加工性能差別不大。
表2 刀具使用壽命試驗數據及處理結果(見下面)
5 結論
通過上述試驗可得出以下結論:
1.用快速試驗方法只需在兩種切削速度下進行試驗,即可得泰勒公式中的兩個系數。但在實際試驗中為減少試驗誤差,可多選三組切削速度進行試驗,將其結果取平均:
2.用快速試驗方法可以節省試驗時間和試驗材料:
3.對45鋼和40MnB兩種材料的試驗結果分析可知,它們的切削加工性能差別不大。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