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以STM或納米機器人來生產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那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達到量產納米產品的目標呢?最簡單的方法即是采用納米模具作為生產機具。
納米模具的定義納米模具的定義有兩種:
1、精度及尺寸達到納米級的模具,例如納米碳管、納米塑料模具;
2、利用表面處理,在模具表面被覆一層納米級鍍膜材料,以增強模具強度,減少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這樣所得的模具亦可稱之為納米模具。不過,嚴格來說第一種定義較為貼切,第二種解釋則與一般的表面處理沒有多大差別。 納米碳管模具由日本NEC公司飯島澄男所發現的納米碳管(CNT),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徑向尺寸為納米級,軸向尺寸為微米級,故其長徑比很大,常達千倍以上)的一維納米材料,由于CNT具有很多優異而獨特的光學、電學和機械性質,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是目前世界各國爭相研究的重點材料之一。
由于CNT是中空的,且可以被“溶解”,因此適合作為納米模具的素材,這也是CNT的主要應用之一。CNT模具利用諸如金等合適金屬灌滿碳管后,接著把碳層腐蝕掉,可以制作出使用在電子連接器上的納米導線和具有高速選擇性的“分子篩”。目前,利用CNT制得納米金屬線是最為可靠的方法。納米模具除了CNT以外,也可以采用極短波長的輻射波制成納米模具,并采用特殊加工制成精度達納米級的納米產品。日本利用該方法制成超微塑料模具,而后浸泡在電鍍液里,從電鍍液中析出金屬,然后在模具中形成精細零件,產品的精度可達30~50nm。
結合納米技術的模具根據納米模具定義的第二種解釋,其范疇非常廣泛。工模具一般需要承受高溫、高壓、高摩擦以及交變應力和局部應力集中作用,制程環境非常惡劣,因此模具常由于磨損、壓塌、裂紋、條紋、塑性變形、彎曲、折斷而失效報廢。利用納米技術,運用于工模具,可以有效排除造成模具報廢的原因,進而提高模具壽命。
采用的具體方法有下列兩種:
1、在擠壓筒內表面、模具工作帶等工模具易磨損處采用陶瓷納米復合薄膜材料被覆處理,納米薄膜的致密性和高強度性能既可提高工模具強度,又能抗磨損。
2、潤滑品質的好壞,是模具是否失效的影響因素之一,尤其在難變形擠壓形(鈦合金、鋼鐵鈦合金、鋼鐵) ,沖壓等金屬成形技術中更是如此。如果在工模具內表面涂布納米潤滑劑,可以大幅增強材料的可加工性。因為納米潤滑劑能夠承受高壓,在加工溫度范圍內具有足夠的黏性和表面吸附能力、而且具有摩擦系數低(如碳60構成的納米顆粒具 有自潤滑效應)、高溫穩定性和抗腐蝕性高等優點。
納米技術目前以及未來,均將致力于研究制造達到原子精度的納米結構材料及產品,預料未來納米模具技術將有突破性的發展,研發出多種納米模具制造方法以及納米材料應用于模具的處理技術,甚至可能實現由納米機器人按照科學家所提出的納米設計路徑,快速且自動進行超精微產品加工,真正達到無模生產和超精微產品商業化的境界。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