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汪昌平時,他正在馬鋼高速棒材線作業,電話里不斷傳出“當當”的金屬撞擊聲。他說:“這是一個低溫鋼的生產改造項目,投產后將大幅度降低煤氣的使用量。”汪昌平的工作重點是優化項目供電電路的功率因數。兩條生產線每天生產用電量50萬千瓦時,功率因數從原來的0.5提高到現在的0.9,大大減少了無用功的電量。
據悉,馬鋼的噸鋼水耗、煤耗等各種節能減排指標都細化到每一個作業區。像一名普通電工,就必須把生產現場的照明系統換成節能燈,給過去的“長明燈”裝上自動化切換電源裝置,光線弱時自動開啟,強時就關燈。汪昌平告訴記者,“節能減排與環保在鋼鐵企業生產環節無處不在,與技能工人息息相關”。
據記者在“振興杯”決賽現場調查采訪發現,不少選手其實就奮戰在節能減排領域第一線。
我國節能減排的力度前所未有
本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我國提出了一個碳排放減排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45%。國家高層表示,這個目標的實現將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不過,由于國內還處在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溫室氣體減排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壓力。
“國內的節能減排力度前所未有。”中國科學院政策所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僅2005年到2010年就可以節省能源6.2億噸標準煤,相當于少排放15億噸二氧化碳。但同日本等節能減排先進國家比較,我們國家還是存在較大差距。據記者了解,本世紀初,全球共有4000臺左右的脫硫裝置投入運行,其中日本由于裝備了3200臺,平均每發電1千瓦時,排放二氧化硫為0.2克,而同期的德國為0.7克,意大利是1.7克,英國是2.6克,美國為3.7克,加拿大高達3.9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告訴本報記者,日本在節能減排與新能源領域一直引領世界潮流。若以日本生產一個單位產品的能耗為1的話,美國為2,中國則是8。中國科學院政策所資深專家張洪石說:“高技術含量的節能減排技術與項目,表面上看與普通技能人才相距甚遠,實際上同他們的生產實踐密切相關”。
“振興杯”倡導節能減排
在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汽車維修比賽現場,豐田汽車一字排開。裁判長、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高級實驗師王鳳忠透露,大賽之所以選擇國內市場比較普及的豐田汽車作為比賽用車,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技術生產的汽車較歐美國家汽車更省油,另一方面,豐田采用VVT-I技術發動機又比其他汽車節油5%~10%。
如果選擇東北地方品牌汽車進行比賽的話,除了在全國市場不具備代表性外,也不能很好地引導汽車修理工去掌握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新工藝或新材料,不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趨勢。
沈陽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選手孫寶明是一名年輕的高級技師。日常生活中,司機們會常問修理工為什么汽車每次加同樣量的油,能跑的路程卻越來越短?孫寶明解析,問題在于發動機氧氣傳感器、水溫傳感器出現故障之初,汽車電腦控制系統并不知情,只會發出指令增加發動機的噴油量。這種故障排除不及時,汽車耗油量將與日俱增,除依據4S店電腦檢測系統檢測數據診斷外,更多的是靠汽車維修人員的經驗來發現。
孫寶明算了一筆節能減排賬,全國汽車保有量將近7000萬輛,每輛汽車每月及時保養或排障可節油一升的話,一年節省汽油就達8.4億升,按連日來國際油價超過70美元/桶換算,節能減排的直接經濟效益在3.7億美元,還不包括尾節減排的間接經濟效益。“汽車‘醫生’的節能減排作用不可忽略。”孫寶明說。
節能減排與技術工人息息相關
車工似乎與節能減排風馬牛不相及。曾在第三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獲獎的石家明,卻向記者介紹了自己進行節能減排實踐的體會。
普通車床加工一件長1.75米、外圓50毫米的軸,用普通刀具與轉速加工需要一個小時。他加工時就把車床轉速調至260~300轉/分鐘,裝上跟刀架提高加工深度2毫米,增加刀具剛性與穩定性,以及調整刀具角度增加其鋒利度,反向走刀則讓刀具更具彈性,減少變形。“別人一個小時的活,我45分鐘便可完工。”石家明說,中國三江航天集團通過優化工序,節省能源消耗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第一屆“振興杯”決賽電焊工冠軍劉新海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筑公司電焊班工作,“想方設法縮短電焊機的待機時間”是他的節能秘訣。他說,整個班組有50臺大功率的電焊機,一臺電焊機一個工作日省電10千瓦時,一年就可以節電12.55萬千瓦時。
參加本屆比賽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供電局選手張冠群說,辦公室原來是手動控制的空調,下班忘記關機是“家常便飯”。實施節能減排后,供電部門率先垂范,全部空調裝上自動控制開關,下班時間一到就切斷電源。
目前,第二屆大賽決賽“亞軍”得主劉利忠,現擔任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投資9800萬元的能源管理項目IT主管。他說,這個節能減排項目通過優化生產過程控制、調度,減少企業煤氣散發、污水排放等,涉及到土建、設備安裝、鉗工、電工等幾十個工種。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與項目整體實施質量和進度密切相關。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